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通胀(第2/3页)

俄国人就更不用说了,最近几百年一直都是欧洲大陆的威胁,也就帝国崛起之后安分了几年。

沙皇政府对土地的贪婪又永无止境,不削弱他们的实力,恐怕未来的欧洲大陆太平不了。

现在是最佳机会,一旦错过了这次机会,未来他们和不甘心失败的英法勾结起来,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看得出来,钱德勒首相没有将英国人放在眼里。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不列颠就先从神罗的威胁榜单上往后挪了两个位置。

相对而言,针对合众国还算简单。反正现在是敌人,只要不接受他们临阵倒戈,就可以拉着盟友正大光明的进行打压。

最麻烦的是处置俄国人。作为奥地利的传统盟友,现在也是大陆联盟中的重要一员,维也纳政府是不可能直接对他们下手的。

不仅不能下手,作为盟友的维也纳政府,在明面上还必须要向俄国人提供帮助。

就连断绝战略物资供应,都找了一个“优先供给前线俄军”的借口,要不然还交代不过去。

这已经是维也纳政府能做的极限了。支持民族独立运动,援助革命党的事情,那是半点儿都不能沾。

“美国人的问题,暂且搁置起来,等对英作战结束后,再进行处理。

俄国人的问题,我们不方便直接介入,让柏林政府自己看着办。”

幸好神圣罗马帝国还有一个坚定反俄的普鲁士,要不然下黑手,弗朗茨都不知道该让谁出头。

尽管这些小动作,瞒不过有心人;可是只要维也纳政府坚决不承认,那就等于没干。

至于普鲁士王国的反俄行为,那是历史遗留问题,和中央政府没有丝毫关系。

……

维也纳政府在准备善后事宜,伦敦政府同样在思考后路。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一步,不列颠实质上已经输了。

伴随着盟友们不断的倒戈,英伦三岛的物资供应也变得越发困难了起来。

现在不光要提防敌人的潜艇袭击,还要担心来自盟友们的刺背。

一旦盟友换了阵营,那么不列颠在该国的全部资产,全部都要打水漂。

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列颠在海外的巨额投资,也是各国敢跳槽的原因之一。

没收了英国人的这些资产,不光向大陆联盟纳了投名状,就连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弥补了不少回来,某些国家甚至还有赚。

战争还没有失败,可战败的后遗症,英国人却先一步体会到了。

大量的海外资产流失,英国资本界也遭受了重创,尤其是金融市场更是哀鸿片野,股市大盘直接腰斩了再腰斩。

和之前被大陆联盟没收资产不一样,当时大家还想着等战争结束后,可以连本带利的捞回来。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稍微有点儿见识的人都知道,大英帝国已经丧失了赢得战争的可能。

现在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是认为:不列颠能够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全身而退。

股票炒的就是预期,现在未来的预期没了,自然成了市场上最大的利空。

相比普通投资者,消息灵通的财团反应更激烈,现在已经不顾一切的割肉。

割肉还不算完,拿到现金之后,资本家们又想方设法的兑换黄金。即便是现在需要溢价,仍然挡不住大家对黄金的热情。

在金本位时代,英镑兑换黄金需要溢价,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就是黄金涨价,或者说英镑贬值了。

作为货币储备金,黄金本身的价值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只能是英镑贬值了。

并且伴随着“溢价”的不断高涨,在无形之中,英镑的“贬值”还在不断持续。

基于市场普遍判断英镑贬值的影响,仿佛在一夜之间,英镑就从世界货币,沦为了人人嫌弃的垃圾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