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通胀(第3/3页)

受此大环境影响,英伦三岛的物价,再次踏上了高速公路,开始向上狂奔。

莫说是期待反败为胜,就连付出一定代价、全身而退,大家都不抱有希望。

股灾是其次,最令坎贝尔首相头疼的还是由股灾引发的金融危机。

战争打的就是钱,大英帝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算太高,至少在和神圣罗马帝国相比的时候,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能够调集足够的资金用于战争,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英国的金融体系发达,政府的融资能力强。

可偏偏现在爆发了金融危机,伦敦金融市场遭到重创,短时间内再想要从市场上融资,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战争可是吞金兽,仅凭政府手中那一点儿家底,要是没有后续资金补充,可支撑不了多久。

本来局势就危险,现在物资供应、政府的钱袋子,又一起出了问题,坎贝尔心里想不慌都难。

只是慌也没有用,现在不列颠的最大问题在于“信心”。民众、利益集团、甚至政府官员,都对能否赢得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

除非英军能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刺激了大家的神经,要不然想要扭转大家的观念,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财政大臣阿斯奎斯:“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通胀非常厉害,底层民众苦不堪言,市场正在对英镑丧失信心。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兑换黄金,我们的储备金已经下降到了五十年来的最低点,不得不暂时中止自由兑换。

不过这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遏制黄金流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英镑和黄金脱钩,实施信用本位制度。

……”

办法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不是爆发挤兑浪潮,阿斯奎斯说什么也不会搞“信用本位制度”。

不是不知道“信用本位制度”的好处,主要是这其中蕴含的风险太大。一不留神,英镑的币值就彻底凉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