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7页)

余思雅摇头:“还没呢。”

听到这话,路明惠又疯狂写稿子去了,再也不搭话。

倒是崔主任,电视稿子比较简单,主要是录像剪辑,这里没机器,他也没法搞,所以空闲了下来。听到外面热热闹闹的样子,他指了指问余思雅:“余总,我刚才看你们这里似乎来了不少客人,是还有什么活动吗?”

余思雅坐到他对面,笑着说:“崔主任,我正好想跟你们说这个事。你看到的都是咱们辰山县各公社的书记,他们今天来是要见证一件奇迹的发生,我也想请你跟路主编一起参观。我们清河鸭饲料厂研发的饲料已经投入了市场,并用了两批鸭子做实验,待会儿让大家看看这两批鸭子的生长差异。”

崔主任作为一个媒体人见识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他听过“饲料”的名字,有些好奇:“你们自己弄的?”

“对,两个多月前就已经投产了,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你们可以一块儿去看看效果。”余思雅再次发出邀请。

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新闻,崔主任来了兴趣:“好啊,我想去看看,路主编,你有没有兴趣?”

路明惠一心二用,手下的笔刷刷地写个不停,嘴上一口应道:“去。”

“好,那我就不耽搁你们写稿子了,一会儿安排好了,我让林红旗同志过来邀请你们。”余思雅说着退出了办公室。

这会儿又来了不少公社干部,养殖场门口停了不少自行车,还有两辆很破的拖拉机,估计是离得特别远的公社。

余思雅找到马冬云问:“都来多少人了?”

马冬云翻开本子,数了一下:“总共来了43个公社的干部,大部分来的是书记,也有书记没来,派的其他干部。不过我看他们听说梅书记也来了,估计回头八成要后悔。”

有什么好后悔的,这么多公社书记,不出众的梅书记压根儿注意不到,来的是书记还是其他人有关系吗?

上次冯主席通知的时候就说好了九点开始,这些人不守时,到时间了还没来,余思雅也不准备等了。她吩咐马冬云:“你去通知李厂长和王书记带着大家去养殖场,我去请梅书记。待会儿你在大门口守着,如果还有干部来晚了,你就将人带到养殖场。”

马冬云赶紧去找小李。

余思雅则来到了今天临时划归给梅书记的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说:“梅书记,时间差不多了,一起去养殖场吧。”

梅书记合上了钢笔站了起来,边走边问:“其他公社的人都到齐了?”

胡秘书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跟了上来。

余思雅稍微落后梅书记一步,笑着解释:“总共来了43个公社的干部,还有部分公社的人没来,可能是有事情耽搁了吧,一会儿路主编和崔主任还要赶回省城,争取明天将咱们的新闻发出来,再耽搁,他们今天恐怕就赶不上时间了。所以咱们先开始吧,要是后面还有干部过来,我让马主任直接把他们带过来。”

梅书记点头:“你这安排挺好,走吧。小余同志,你给我透个底,你们这饲料喂养到底怎么样?”

余思雅没想到梅书记也有这种好奇心,无奈地说:“梅书记,我只知道喂饲料的鸭子比喂普通粮食的长得快,具体有多少就不知道了,这个事还得问施厂长,一直是他盯着,数据也全是他们在记录。”

“好吧,待会儿我亲自看看这喂养饲料的鸭子跟喂粮食的有什么不同。”梅书记来了兴致。

两人边走边聊,谈论着工作上的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养殖场。

施立平已经带人在这边做好了准备。

为了醒目,他让人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平台,台上放着两杆称和两个一样大小的箩筐,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站在一边。

看到余思雅和梅书记过来,他连忙从台子上跳了下来,上前打招呼:“梅书记,余总,你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