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靖南王爷……接旨(第3/5页)

而且,这个时候再鼓噪推选其他人选去南门关,处理好了那还好说,要是没处理好,这些此时鼓噪声势的,事后,一个个都跑不掉。

这是拿自己的身家去对赌,一时脑热愿意压上的大臣毕竟是少数。

且一大部分官员还是持老成之见,先让平西王爷出来安定局面最好,不要再整出什么幺蛾子了。

梁国那边的事儿还好说,真要弄得晋西大乱乃至动荡整个三晋,先帝爷在时好不容易打下的三晋之地再得而复失,大家伙都得成大燕的罪人。

“不疼了,咱继续赶路吧。”

黄公公起身了。

下面的侍者们没敢再继续劝,马上收拾东西通知外头的护卫。

出了什长的家门,翻身上马,黄公公大喊一声:

“王爷,奴才又来了!”

……

“王爷……奴……奴才……奴才……来了……”

来时,一路辛苦,但也是意气风发;

脑海中,憧憬着像当初范城之战时自己亲自冲锋斩杀一敌的豪迈;

一切一切的美好,

等到终于进入了奉新城,

终于来到了王府门前,

看着在通传后依旧紧闭着的王府大门,

看着门口那两尊被擦拭得干干净净还反着光泽的石狮子,

黄公公近乎哀怨般得呼喊起来。

不,

不,

不要这么对待咱家啊!

王爷啊,王爷啊,咱家不要啊,咱家不要啊!

黄公公跪伏在地上,手里捧着圣旨封盒。

王府门口,锦衣亲卫持刀而立,外围,更是有一众百姓在围观,将这里堵得个水泄不通。

瞎子在盛乐城时,就开始收编说书匠人,话剧形式出现的表演方式也早就在晋东风靡,连玉盘城内也开了分馆;

因为瞎子深知宣传高地你不去占领就会被别人去占领的精髓;

在这段时间内,

奉新城以及雪海关、镇南关这两处也有军民定居点的区域,茶楼、社戏等舞台上,宣传者已经按照瞎子的指示精神,将事情的“原委”给宣扬了出去。

不过,你不能说瞎子又在搞是非,因为瞎子真的只是宣传出了“真相”。

皇帝选派的钦差,和肃山大营的宜山伯为了争权闹了起来;

梁地生乱后,皇帝亲自提拔起来的总兵……冉岷;

这里冉岷还加了人物润色,比如其当年为了巴结上官,不惜杀了自己的妻子;

而且瞎子还艺术加工且碰巧还真加工对了,就如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仿佛司马公就是那把锄头一样,瞎子给冉岷加了一句:平西王可为,岷,亦可为!

这事儿也真没冤枉冉岷,而且这人现在生死不知,大概率也战死了,就算没死,他这次的罪过是不可能再翻身了的。

毕竟,他不姓姬,其他人,是没大皇子那般的好命的。

所以,对这种人,就直接痛踩吧,贴反派的标签!

事情的原委就是,皇帝亲自选派的钦差和真正会打仗的宜山伯闹了矛盾,宜山伯不得不闭门在家,皇帝提拔的总兵是个废物,竟然自以为能和自家王爷相比,结果贪功冒进,中了埋伏;

忠诚的大将李富胜,为了救援他,为乾楚联军所围困,厮杀多日后,为国捐躯。

接下来朝廷怎么办?

必然是请咱伟大的王爷出山啊!

就是这个故事为主题,

茶馆、酒楼、戏台,乃至于红帐子里的姐们儿,都在一遍遍地向百姓们宣扬这一“经过”。

保证故事精彩的几大要素都有了,

传统意义上的大反派,嗯,如果在燕地,燕人对姬家皇帝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但也可以改变成皇帝是好的,是那几个宰相或者哪个大臣蒙蔽了圣上,但在晋地,晋人对姬家皇帝可没太多的敬畏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