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靖南王爷……接旨(第4/5页)

总之,皇帝就是里面的幕后大反派,钦差和那位冉总兵就是现实里的真正俩反派,李富胜李总兵则是用来赚取眼泪和同情以及加深故事悲愤情绪的牺牲者。

矛盾,很凸出,情绪渲染,很强烈;

最主要的是爽点,

那就是晋地百姓听故事看社戏最喜欢看的,自家王爷关键时刻出场打败一切对手,百姓们每次都期待这个结尾然后发出剧烈的欢呼。

这个故事后头就是:

你且等着,你且瞧着,

朝廷的那帮废物,最后还得来求咱们王爷出山!

故而,

当黄公公在进城前,换了宦官衣服,仪仗也打出来进城后,一下子发现百姓们马上向他这里聚集了过来,一路聚集到他来到平西王府前面。

若非黄公公不是第一次来奉新城了,可能还会认为这里的百姓无比渴望感受到天威呢。

当然,

现在黄公公是没心思去想这些了。

他很委屈,

他很难受,

他想哭,

而且已经哭得涕泗横流了。

咱家没做好心理准备啊,咱家压根就没想到啊;

多少和咱家一个年份的同僚艳羡咱家上次接了靖南王的那个圣旨最后没死,反而平步青云起来;

可谁晓得,欠下的,还得补啊!

天呐,

还不如病死在路上呢,这脑壳撞石狮子上,真的会很疼的啊。

“王爷啊……王爷哎~~~”

……

王府大门后头,

陈道乐和何春来站在那里,瞎子则坐在台阶上,剥着橘子,教育这俩孩子道:

“此举不是为了跟风靖南王,也不是咱主上为了耍威风,嗯,咱主上可能有这个需求,但当年靖南王爷,是不会做这种无聊的事儿的。

而当年之所以要让俩宣旨太监撞死在石狮子上,本身就是一种宣泄,帮那些有袍泽战死在望江的士卒宣泄心中的怨气。

先皇故意没让靖南王挂帅,选择了大皇子挂帅,最后打了败仗;

这口气,得宣出来,否则接下来的兵马,就不好带了。

跟现在一样,去年开始的收军头子地方治权,今年变本加厉,钦差和宜山伯闹出了那档子事儿。

宜山伯自己也有错,甚至错更大一些,但真要打仗时,用的可是那些丘八,你得让他们觉得你是站在他们那一边的,你得帮他们将这口气发出来。

宣旨太监,是皇帝的脸,这就叫抽皇帝的脸给那群丘八们看呢。

这样,大家心里才能舒坦,同时,自己还能借这个机会立威,表示你连皇帝的旨意都不鸟,这下面的地方军头子和地方官吏,见了你就像是成了兔子一样,托谁的关系都不好使,自然全心全力为你效命了。”

何春来与陈道乐听着不停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深感受教。

这时,陈道乐开口问道:“王爷会让那位公公就这么……”

瞎子闻言,将橘丢向了陈道乐,何春来见状,心里长舒一口气。

“要真这样,就好了。”

真能做到像靖南王那般万事绝对不留情,他瞎子的夙愿,大概就能很早达成了。

可惜了,主上不是这样子的人。

如果是陌生脸孔的红袍大太监来,那撞死也就撞死了吧,主上不会放在心上。

但奈何主上和黄公公在燕京城打过几次交道,在晋地也打了几次交道,这黄公公也很上道,虽然不能晋级,但他很会舔。

多半,主上不会的。

只是,你硬要主上变得和靖南王一样,似乎也不美,至少对于自家这些魔王而言,生活就失去情调了。

有时候,

瞎子自己也会陷入这种彷徨和矛盾,可能,这就是事业心和生活心的碰撞吧。

但换个念头想想,这就像是家里,得有一个人懂得生活的品味,同时还得有另一个人斤斤计较着茶米油盐,这样日子才能过得安逸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