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血管病区10(第4/4页)

柯少彬和刘照青激动地看向越星文——他用资料库数据分析、反推理的方式,精确锁定了凶手在半年前杀死的第一个受害者!

只有找到第一个死者,才能根据心理学的角度,反推出凶手的作案方式。

越星文道:“我昨天的推理出现了失误,因为,凶手昨天作案已经不是第一次,他对心血管病区的环境早就了如指掌,不需要先杀近的、再杀远的。”

越星文顿了顿,继续说:“第一位受害者死于半年前的6月1号,找出同期住院的全部病人和值班医生,再跟这两天住在心血管病区的病人、医生做一下对比。”

既然凶手是长期作案,那么,第一次案件发生时现场的所有人员,和本次案件发生时心血管病区的所有人员进行对比——两次案件都在场的,就是嫌疑最大的。

柯少彬开始飞快地检索。

第一位受害者死于6个月前,当天病区住院的病人总共有40个人,值班医生正好是萧文、马平;而这40个人当中,跟这两天心血管病区的住院病人重合的,有两个人。

一个叫朱远伯,目前住在VIP-1号病房。一个叫许大鹏,目前住在20号病床,是越星文昨天锁定的嫌疑人之一,并且从事医药相关行业。

越星文道:“对照第一个死者的病床号,和这两位嫌疑人的距离。”

柯少彬查出他们半年前住院的病床号,惊讶地说:“6个月前受害的老奶奶,当时住在10号床,两个嫌疑人,许大鹏当时住在40号床,而朱远伯……住在死者隔壁的11号床!”

——这才是就近原则。

昨天,越星文的分析理论其实没错,只是他搞错了凶手第一次作案的时间,他锁定的嫌疑人是基于凶手“初次作案”推理出来的。但事实上,昨天并不是凶手初次作案。

凶手真正第一次作案,是在半年前。杀掉的是隔壁床的病友。

这道附加题,并不是只有A、B、C、D四个选项。

被他漏掉的“E选项”,目前住在VIP-1号病房的神秘病人,或许才是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