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5页)

“杨同志。”得不到回应的夏菊花有些急了,不会是不能用支票吧,那她不就得按两倍订金钱赔给这位友人?让她算算五万吨乘以二百八十块是多少,再乘以百分之十又是多少,还得再乘以二……

夏菊花的脸一下子失去了血色,她一时算不出具体金额,却知道编织品这些天接到的订单,一定不够赔的。

想到这个后果,夏菊花看杨得田的眼睛都要冒火了:现在的杨得田,不应该跟电视上演的那样,直接一张支票甩到友人的脸上吗?咋自己都叫他了,他还一动不动呢?

夏菊花盯着杨得田的目光实在太沉重,他想感觉不到都不行。定睛一看,夏菊花眼睛里已经有火苗在燃烧,杨得田终于回过神来,明白自己要是再没有动作的话,夏菊花敢当着随行人和友人的面,骂他个狗血淋头。

虽然没见过夏菊花发火,杨得田却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能变成现实。

于是他清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失态,向随行人员中的一个看了一眼,那人也醒过神来,却还不敢想信自己刚才听到的,意意思思的递过一张支票来。

夏菊花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这东西好象跟电视里演的变化不大,应该能顶用。不过她还是看向身边的翻译,征求他的意见:“在上头填上数就行了?”

翻译同志应该见过更大的风浪,一直保持着得体的笑容,现在还能提醒夏菊花:“不是随便填的,上头得有大写、小写,还得有单位名称和日期。还是让小王写吧?”

术业有专攻,夏菊花此时当然不逞能,由着掏出支票的小王填好支票,才递给友人。

如此操作,友人再好的脾气也得发火,何况从他刚才为难夏菊花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抖着手里的支票:“夏,这不是你的。”

“咋不是我的?”夏菊花一脸无辜的问:“这支票不不我递给你的,还是上头的数不对,你拿着这张支票取不出钱来?”

“不能,不可以,这不对。”友人的华语词汇量堪忧,只能一遍遍重复着这几个字。他的一个同伴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支票,又把本国翻译叫过来,指着支票叽哩咕噜说了一通,然后三个人凑到一起,声音低了下来,语速却都挺快。

夏菊花不由看了翻译一眼,翻译小声告诉夏菊花,凑过去的友人在劝跟夏菊花谈判的友人,翻译也告诉友人合同已经签了,夏菊花也已经把钱付了,如果友人反悔的话,赔偿两倍定金的就变成了他。

一句话又让夏菊花眼里冒光了,她巴不得友人现在就反悔——想想刚才支票上填的数字,平安庄的妇女们得编多少年的编织品,才能赚到呀——跟友人签合同的是她,赔偿金也应该由她拿吧?

世界上的事儿,往往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被夏菊花激怒的友人因为希望得到赔偿,所以赌气跟夏菊花马上签了合同。而夏菊花的希望,没等升多高就被戳破了。

友人竟然同意了同伴的意见,表示会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将橡胶运送到华国。不过有脾气的友人,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将来的提货人,必须是夏菊花本人。

对于这种近乎孩子气的为难,夏菊花都不想争辩:提货地点就在羊城,都到了华国地盘了,她出现不出现还重要吗?

可是人家杨得田马上替夏菊花一口答应下来,甚至还与友人约定,将来送货的友人如果见不到夏菊花的话,可以拒绝把货交付给华方。

你来我往之间,时间已经到了博览会闭馆的时间,夏菊花都没来得及到G国展位取自己的腰果,就被杨得田领着从另一个门出了会场。

“夏菊花同志,”杨得田在会场外面,回身用力握住了夏菊花的手:“你为祖国和人民立了大功,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