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4/5页)

“只要对你们有用就行。如果你垫完了就给我打电话,我再给你做。就是你的战友们有要用鞋垫的,你也可以告诉我,平安庄虽然能抽出的人手不多,可能做一双是一双。”夏菊花能说的,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林宏亮并不觉得夏菊花做得少。据他所知,部队这一次所以把他这个西北的后勤干部调动到前方,就是因为酸辣粉与方便面,几乎是他替部队发掘出来的,还与平安庄一直保持联系,如果真有需要,由他与夏菊花联系,要比别人减少好些沟通环节。

做了这么多的夏菊花,却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这让林宏亮对她的尊敬再上一个台阶,说出的话也比以往少了些客套:“你要是真能给大家都做些鞋垫的话,大家可就太高兴了。你知道,有时候,不是一双鞋垫舒不舒服的问题,而是战士们知道有人在牵挂他们,鼓舞士气的问题。”

夏菊花点了点头,告诉林宏亮,他到南面之后要及时把地扯提供给她,她会多组织些人纳鞋垫,直接给他邮寄过去。

这一次的告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夏菊花在自己家里准备了十分丰富的晚饭,李长顺与五爷、陈秋生等人做陪,与林宏亮话别。

虽然没上酒,可大家吃到最后都有些微熏的感觉,林宏亮更知道了平安庄战士当成宝的那包黄土,是五爷替他们准备的,向老人家竖起了大拇指:“您老人家想的周到。我听说平安庄好几个战士,收到后都掉了眼泪,还有好几个第二天就交了参战书。”

“出息,看到点黄土哭啥。”五爷回了下头,顺手抹了把脸,转回头时神色里带着点嫌弃说:“那帮臭小子,在家时候看黄土还没看够,至于为那么一把黄土掉眼泪?”

至于不至于,桌上的人心里都明镜似的,只是谁也不说破,第二天全都一张笑脸,高高兴兴的送林宏亮离开。

得知方便面也能对外出售,齐卫东又是头一个跑来下订单的。别说现在他现在算是半个平安庄人,就算普通找上门来的人,只要手里有介绍信,方便面厂也一律笑脸相迎。

现在再走进方便面厂下订单的,就不是只出加工费,而是真金白银的付人民币,是平安庄的财神爷,不笑脸相迎不是把财神爷赶跑?

平安庄可没有国营挂面厂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他们尊重每一位拿钱来下订单的人。尊重归尊重,价格还是要谈的。借鉴了酸辣粉外售经验,方便面的对外售价订了三个档次:

一次性下单一万箱以上的,每箱售价十五块钱,合三毛钱一袋。

一次下单位五千箱以上不足一万箱的,每箱售价十六块钱,即三毛二分一袋。

一千箱以上五千箱以下的,每箱售价十七块钱,即三毛四分一袋。

一千箱以下没再划分,都是十九块钱一箱,仍然比酸辣粉那边一袋少了二分钱。

所以这样订价,是因为方便面是初次与大家见面,要搭着酸辣粉的渠道销售。等到销量上去了,如果大家对方便面的选择更多的话,再降酸辣粉的价格不迟——酸辣粉现在还是半自动生产,调料包也比方便面费事些,人工成本比方便面高。

对于这样的定价,齐卫东是满意的。别忘了他在方便面厂入了股,方便面厂挣得多了,他能分到的红就跟着增多,他是傻了才不愿意方便面比酸辣粉卖得好呢。

以前给酸辣粉下过订单的单位,都接到了平安庄寄送的方便面样品,请他们试吃后自己做出决定。方便面的销路一下子打开,当月盈利近万元。

常春芽看着帐上的数目字,以为自己看错了,用手指一个数一个数点着又念一回,才发现没看错,不由看着自己的亲爹问了一个让他无可奈何的问题:“爹,你没算错?”

一年多来已经沉稳不少的闺女,竟然质疑他这个三十几年的老会计,常会计气愤又无奈:“你爹算了这些年的帐,还没算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