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9页)

凌晨两点,让-皮埃尔给香塔尔喂过奶,然后回到床上。他全无睡意,心中焦虑万分,又是兴奋又是害怕。躺在床上等待太阳升起的同时,让-皮埃尔设想着各种出错的可能:埃利斯可能会拒绝治疗,而他自己也有可能掌握不好剂量;埃利斯很可能只受了点皮外伤,还能四处走动,他甚至有可能已经同马苏德离开阿斯塔纳。

简一整夜频频做梦,在让-皮埃尔身边辗转反侧,偶尔还会含糊地咕哝两声。只有香塔尔睡得香甜。

黎明到来之际,让-皮埃尔起身,烧了火,随后下河洗澡。回来时,信使已经在他家的院子里喝着法拉沏的茶,吃着昨天剩下的面包。让-皮埃尔喝了几口茶,却吃不下什么东西。

简在屋顶给香塔尔喂奶,让-皮埃尔上去亲吻了母女俩,与她们告别。每次碰触到简,他都会想起自己曾对她大打出手,羞愧几乎令他浑身颤抖。简似乎已经原谅了他,但他却无法原谅自己。

他牵着自己那头母马穿过村庄来到河边,与信使并行朝下游走去。五狮谷与阿斯塔纳之间有一条路——勉强算一条:说到底就是一段沙石路,木马车和军用吉普可以走,普通汽车走不了几步就得报废。五狮谷由一系列狭窄多岩石的峡谷延伸组成,间或可见几处耕地平原,长不过一两英里,宽不过一英里。村民们就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辛苦劳作,利用巧妙的灌溉艰难为生。路还算得好走,让-皮埃尔可以骑着马走上一段下坡路。这匹马不胜脚力,上坡时驮不动人。

烈日之下,让-皮埃尔一边骑马南下,一边想,曾几何时,五狮谷想必也是一派田园风情。有五狮河的滋润灌溉,两侧有高山作为天然屏障,遵循古老的生活传统,除了不多几个来自努尔斯坦的黄油商人和偶尔来此的喀布尔丝带商人造访当地,几乎不受外界的打扰,俨然回到了中世纪。现如今,20世纪对它展开了报复。几乎每一个村落都遭到了炸弹的破坏:这里毁了水磨,那里草场满是弹坑;这边的沟渠被炸个稀碎,那边的泥石桥成了过河的踏脚石。战争对于五狮谷当地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都被让-皮埃尔看在眼里。这里的房子曾经是间肉铺,但门前的案板上已经不见半点肉腥。那边的野草丛曾经是一处蔬菜园,院子的主人逃到了巴基斯坦。另一边有处果园,成熟的果实本应置于屋顶晾晒,储存起来好在漫长寒冷的冬日食用,然而如今只能任其烂在地里:曾经照看果园的妇人和孩子们已经死去,只剩下丈夫全心全意投入游击战争。那边的石泥堆曾是一座清真寺,村民们决定不再重建,因为可能再次被炸毁。如此多的残垣断壁,都是因为像马苏德这样的人试图对抗历史的潮流,还连蒙带骗诱使无知的农民支持他们。只要除掉马苏德,一切破坏都会停止。

而只要除掉埃利斯,让-皮埃尔就可以对马苏德下手。

正午接近阿斯塔纳之际,让-皮埃尔思忖着对埃利斯下针会不会有困难。一想到对病人下死手这么令人不耻的行径,他实在不清楚自己会做何反应。当然,他曾经目睹病人死去;但即便如此,他也被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悔恨所折磨。面对无助的埃利斯,手里握着针管,他会不会如麦克白一般受到疑虑的拷问,或者像《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那样犹豫不决?

他们穿过桑加纳,经过那里的墓地与沙岸,沿河湾的道路而行。前方是一片农田,山坡上有一簇房舍。一两分钟后,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穿过田野朝他们跑过来。他没领两人上山坡进村子,而是带他们来到田边的一处大房子。

此时的让-皮埃尔没有疑虑,没有犹豫。心中只是一阵紧张的恐慌,犹如大考将至。

他从马背上卸下医药包,把缰绳交给男孩,接着走进农舍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