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3页)

文太后快步上前,亲手将殷无执扶了起来,再次看向姜悟的目光,便染上了几分责怪。

姜悟在脑海中整理文太后和殷无执的关系。

她出身黔州常家,父亲乃黔州节度使常志儒,常志儒有三个女儿,两个皆嫁入了宫中,还有一个则嫁给了定南王殷正。

换句话说,文太后是殷无执的姨母。

姜悟制止了不断磕头的齐瀚渺,皇祖母已经沉着脸上前。她是接到了姜悟留宿陈子琰逼殷无执进宫侍寝的消息才赶回来的,此刻看着他的眼神里满是不悦,但语气却还算温和:“皇帝,你跟哀家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在给姜悟台阶,让他与殷无执重修旧好。

定南王屡建奇功,殷无执更是自幼随父出征,十四岁便连杀赵国三大悍将,赫赫战功震古烁今,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哪怕撇去他母亲在黔州的势力不谈,这父子俩在军中威望也不是一般的高。

这刚刚平定战乱不到三年,定南王一家才过了多久平静日子,就被姜悟传来宫中做此羞辱,莫说定南军不服,便是天下人,也定会议论纷纷。

皇帝这般行事,是对大夏江山极大的撼动。

让姜悟和殷无执修好,也是从大局考虑。

姜悟岂会不知,可他又不是真的姜悟。身为一只丧批游魂,让他咸鱼还能勉强接受,让他当皇帝干实事,倒不如一死了之来得痛快。

他暗想,这些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敢情呕心沥血批阅奏折绞尽脑汁制衡朝堂千方百计忙碌民生的不是你们,要能选择,姜悟宁愿变成一个后宫嫔妃,随便侍侍寝就能锦衣玉食,踏踏实实等待死亡来临。

当然了,百姓乞丐或者是一条狗更好,至少想死就死,不用担心影响历史,哪像他现在,找死还得费尽心思,累死个阿飘。

此刻,他不得不给皇祖母一个理由,但这个理由又不能太荒谬,比如说他要找死,这一点会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危及江山社稷,定是万万不可的。

姜悟道:“朕喜欢他。”

现场诡异地一静。

虽说全天下都知道姜悟宣殷无执进宫,定是对其有些不轨的心思,可当这件事被天子坦然道出,还是有些让人震惊。

文太后先反应过来,道:“可阿执,是男儿身?”

“男的又如何,朕要定他了。”

皇祖母的脸色微微有些发青,道:“荒谬。”

这两句‘真心话’并未引起殷无执半分波澜,他态度依旧冷漠,甚至直言拒绝道:“陛下错爱,臣感激万分,但臣到底是男子之身,不便一直留在宫中,还望陛下高抬贵手,放臣回府。”

这言下之意,就是你虽然喜欢我,可我不喜欢你。

所以还是请你不要再自作多情,趁早桥归桥路归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