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重建大宁卫(第2/4页)

普札布本人,及部中重要将领的年幼儿子,都要进入大明国子监,学习汉语,练习各种武义,成年后,再返回草原。

——这是大明的条件,没有商量的余地,哈刺慎右翼必须接受。和张家口塞外三部相比,大明对哈刺慎右翼的条件更严厉,但哈刺慎却不能不接受。

“朕只有一句话,但使你普札布不负大明,不负朕,大明和朕也永远不会负你。你普札布一脉,将永远为哈刺慎右翼之主!”

“普札布向长天生发誓,哈刺慎右翼永奉大明为主,为大明作战,受大明驱使,绝不变心,若有违背,愿受长生天最严厉的惩罚。”

普札布张开双臂,向天发誓。

长天生,蒙古最高神。

仪式完毕之后,隆武帝宴请普札布。

席间,普札布小心翼翼地询问李定国,以表达敬佩之情。

——去年,李定国在乌克尔河之战中,一枪刺死尼堪,他名声已经有所传播,今日又击溃喀喇沁左翼蒙古,杀了端罗布,名声就更是远扬了。

朱慈烺微微笑:“国公不必着急,很快你就能见到李将军了。”

……

喀喇沁左翼溃散,右翼逃窜,哈刺慎右翼归顺大明之后,从张家口一直到喜峰口,这六百里的蒙古草原,已经全数为大明所掌握,今后建虏再想悄无声息的从这里绕道入关,已经是不可能了,但要想真正保证这一段的安全,大明还需要再做一件事。

那就是重建大宁卫。

大宁卫为朱元璋所设立,最初涵盖的范围,就是喜峰口外四百里的周边,其目的就是拱卫长城,防止外敌入侵,最初,大宁卫由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镇守,当时,大宁卫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兵马将近十万,是为大明第一巨镇,但是大宁卫在,不论建虏还是蒙古,都休想骚扰喜峰口长城。

可惜的是,靖难之役时,朱棣拖着宁王造反,为了断绝宁王的后路,派人烧毁了宁王府,将大宁卫变成了一片废墟,

造反成功后,朱棣担心宁王向自己学习,也来一次靖难,于是将宁王迁往内地。

以至于百年之后,宁王的后裔还有怨念,在南昌举兵谋反。

不过却成就了王阳明。

那就是后话了。

大宁卫被毁,宁王内迁之后,喜峰口长城之外,这一大片的土地就被蒙古人所占据,现在虽然重归大明,但大明要想真正彻底的解除喜峰口的危险,为后代子孙谋太平,就非是重建大宁卫不可。

……

军机处。

灯火辉煌,军机重臣以及各级参谋,正在商讨重建大宁卫的事宜。

要重建大宁卫,就得修建城池,但建城非是容易,需要从长计议,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大宁卫的人事架构先组建起来。

当初朱元璋派宁王镇守大宁卫,朱慈烺不可能放一个王爷,但非是一个大将不可,不然不足以震慑周边蒙古。

……

腊月二十三。

小年。

李定国返回墙子岭,没有俘虏,只有一颗颗的人头——龇牙咧嘴,或怒目或惊愕,足足载了六辆大车。

密云巡抚杨蕙芳亲在长城之外迎接,见到六百壮士出关,回来却依然还有五百人时,不禁又是惊叹又是喜悦,对李定国的统兵作战能力视为天人。

……

腊月二十六日。

京师处处张灯结彩,欢乐喜庆,所有人都在为过年做准备。

二十六炖猪肉。

感觉今年空气里的炖肉气息,比往年浓烈了很多。

三年的休养生息,大明元气有所恢复,京师的人口更是增加了不少,百姓们的生活虽然还是困苦,但比起过往的朝不保夕,终是有了很大的缓解,逢年过节,终于是可以炖一点肉吃了。

“李将军到京了,快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