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是索马(第2/29页)

一路上梁红兴致颇高,跟几个国际友人聊得挺嗨,我的英语不过关,则把注意力全放在了窗外的异域天空之景上。

忽然,一种自由落体的感觉让我一个趔趄,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屁股已经离开了座椅,悬在空中。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飞机平稳了,紧接着,又是重复地屁股悬空。我们四个全蒙了,却看见其他乘客跟没事儿人似的,该聊的聊,该睡的睡。原来,是飞机在降落,在索马里,飞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降落的,他们早习以为常。

有心脏病的人,这辈子别指望乘飞机去索马里了。

当飞机终于停稳,却不是在摩加迪沙,而是在哈尔格萨,索马里第二大城市。舱门一打开,所有人都跟听见放学铃声似的,哧哧溜溜,争先恐后,一下子走光了!

这下我们就彻底晕菜了,全站起来,看着空空如也的机舱,目瞪口呆。合着那满满的一机舱人,都是到哈尔格萨的,不是跟我们一路去“天堂”摩加迪沙的。

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这些陌生的乘客,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曾一度是我们这伙人的精神依靠。此时在空荡荡的危机(危险飞机)里,感觉我们好像被人遗忘了。这种感觉很可怕。

梁红攥着我的手,这会儿隐隐加大了力道,掌心的脉络里跳动着不安。

看他们三个的表情,估计此时大家的心境都差不多,前路凶险莫测,无人不忐忑。看来传说没有骗人,摩加迪沙还真是一个龙潭虎穴般的存在。

再次起飞的时候,飞机上除了我们四个中国人和机组人员,就只剩下俩“回家”的同伴了,但显然他们能带来的心理依靠力量,非常有限。他们见几个东方面孔居然没下去,还主动打起招呼:“你们是要去摩加迪沙吗?”

我尴尬地点点头,我们是要去。那俩人就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很勇敢!”

听到他们的“赞美”,我们却骄傲不起来,反倒给我们此行的前景,笼罩上了一丝让人担忧的迷雾。

接下来一路,是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的。大家没怎么说话不好的心理暗示已经产生了,未知的事情容易让人紧张。我拍了拍梁红的背,偷偷摸了摸套在里面的防弹衣,这会儿它也没法给我们安全感。

是天堂是地狱我们都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出事儿哭都没用,索马里最不相信的就是眼泪。我这么安慰着同伴也力求让自己镇定。

在飞越亚丁湾上空的时候,我还特意拿出望远镜向下看去,希望能找到海盗船的踪迹。当然,我看到的只有茫茫云层东非的蓝天和白云,遮掩着下面的危机和混乱。

没多久,飞机广播,要准备降落,让大家扶稳坐好。那两个本地人此刻的动作和表情,让整个机舱里的空气瞬间又凝结了起来:他们停止了所有的动作,安静下来,双手紧紧地握在胸前,一脸焦急地祈祷着。

又一盆冷水泼下来,大家又陷入了不安的沉默。

太压抑了,我有点儿坐不住,溜到驾驶舱去瞅了一眼只见驾驶员满头大汗,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还不停地抽手擦汗。我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立马蒙了:前面就是机场——更像是一个操场,周围是用铁丝串联起来一些断墙,如果同时来两架飞机可能一架还得在天上候着排队,遇到一架滑翔距离长一点儿的飞机,铁定撞出去。更要命的是,地面没有任何安全措施,跑道灯、塔台等,对不起,全部没有。伏尔盲降、导航什么的就更别提了,没有,总之就是什么都没有!

能不能平安降落,那纯粹看飞行员的本事。这下我理解那俩本地人为何在紧张地祈祷了,我此时也是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