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铁项目继续做文章(第4/6页)

“这个也别急,自然会有人做的。何况撤不撤,不是我们说了算。我也给县领导汇报了,都说等等看。那就等等看吧,也许‘两会’后,是不是有所松动?先不说了,我们喝点!”唐天明岔开了话题,问冷振武:“你也没听说有其他的驻京办撤了的消息吧?”

“这个……确切的没听说。不过,我昨天到省驻京办,听他们闲聊,说有些县的驻京办过年后就没来北京了。但是是不是就撤了,也不好判定。”

“是吧?也好。暂时回避一下,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上面动真格的,全撤了,他们就此拉倒。如果稍有开口,再打回来。这也是聪明之举啊!免得在风口浪尖上被人注视。”

胡忆稍稍喝了点酒,脸就红了。唐天明说:“小胡倒是没事,反正还在北京。将来我们要是再来北京的话,就在你这儿落脚了。”

“那哪会?不会的。我感觉驻京办撤不了。”

“这么有感觉?不过,都说女人的第六感觉是最准确的。也许真的不撤了呢,老唐,那可就……来,为着不撤,我们干一杯!”冷振武先将杯子里的酒喝了,胡忆和老李也都干了。只有唐天明,看着酒杯,顿了下,才慢慢地端起杯子,慢慢地喝了。喝完,唐天明道:“都差不多了,各自尽了自己的酒,然后吃饭!”

中午,唐天明睡了一觉,睡醒起床,就接到容浩的电话。

容浩说:“市里将江江高铁项目的报告已经传过来了。市委阎志书记过两天正好要到北京来参加人大会议,到时再联系。另外,就是桐山那边,我已请刘梅主任和那个姓王的接洽。他很愿意,也正在做当地政府的工作。如果两个省能联合起来,那就是一半的成功。”

唐天明问:“那现在需要我们干些什么?”

容浩笑了,道:“老唐就是厉害,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小把戏。既然打你电话,当然有事。江江高铁项目我反复想了想,湖东和仁义,要说区位,绝对没优势;要说经济发展,也没太大特色。但是有一条我们可以做文章,那就是老区。老区经济也是一个活跃经济,仁义在这方面受益不少。这次我想也还要利用,打好这张牌。怎么打呢?湖东不是有叶老将军吗?因此,就想请你去跟叶老将军见一面,请他出山,给有关方面讲一讲。这样的老将军,一言九鼎,是很能起作用的。”

“可是,叶老将军一向不太愿意涉足这类事情的。”唐天明有些迟疑。

“我也知道。不过这是机会,无论如何也得让老将军出来说说话,他的影响力大。全国许多铁路,在规划时都是直的,结果修的时候就转了弯。为什么转了弯?还不就是被‘影响’了?江江高铁按照初始规划,你也知道,是不走南州的。现在要走南州,就等于打了个弯。这个弯拐到桐山,虽然他们省只掠了这么一个县,但意义重大。湖东,仁义,桐山,三地合作,能拿不下这个‘弯’?那也不正常嘛!特别是你老唐,可是老驻京办了,这事能不管?”

“老容,你也别激我。老将军那边,我这样吧,明天上午过去当面请示一下。”

“那就好。‘两会’快了,有些事给盯着点。”

“我知道。我们是‘两会’最看不见的一道安保线嘛!我已经布置了。”

容浩说:“那就麻烦你们了。阎志书记来了后,我再通知你。”

天上下起了雨。这个季节,雨是最得北京人喜欢的,雨能将空气中的沙尘洗净,还蓝天以白云。唐天明出门站在走廊上,雨不大,但空气就因为这雨,开始一点点变得清新和湿润起来。雨点落在树上,晶亮的,犹如跳舞的少女,旋转着,停下,短暂而美好,然后又旋转。雨从树枝上、树叶上,不断地滴到地面上,一眨眼就不见了。唐天明努力地睁大眼睛,想寻找,雨却如同调皮的孩子,躲在了他根本找不着的地方。在北京市内,想看见泥土已经不太容易。这里过去一直都是部队的营房,而且这院子,看得出来是高级干部们居住的。除了院子中的一纵一横的甬道外,其他地面上都没有浇水泥,还都是软的,是泥土的。老李来了后,在院子里还挖了块小地,种上了葱蒜;夏天时,甚至还种过辣椒。这样的院子,才有人间的气息。这是唐天明自己感觉到的,当然他没有跟别人说过。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低头嗅泥土,一看一嗅,心就淡定了,也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