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章合一(第2/9页)

上次去聚贤镇农机厂的时候,何熙就觉得里面干净整洁大方,现在进了海州厂,又是不一样的气魄。

进门就是用整块石头雕刻的厂名:海州柴油机厂。两边都是宽阔的水泥路,很远处才能看到厂房。

史佳林带着他往旁边的一座五层楼走过去,“这是我们的办公楼,图书室就在二层,我们的办公室,还有领导们的办公室,也都在这个楼。”

图书室也就两个教室那么大,他们虽然来得不晚,但这会儿已经开门了,而且里面还有几个人已经在看书。

史佳林跟管理员说了说何熙后,带着她进来,声音就压低了很多:“厂史都在这里,我们厂是1938年建厂,还挺多的。”

何熙瞧了瞧,果不其然都占了一书架,她将自己的笔记本和钢笔放下,就一头扎了进去,开始翻看了。

史佳林本想陪着一起看的,可是何熙看书仿佛入了迷,完全沉浸其中,史佳林想想,也就是这样的着迷,才能让这么年轻的女孩有这么厉害的技术,他也不打扰,说了句:“中午我来接你吃饭。”

何熙没空搭理他,只是点点头,这跟技术科那帮人入定后一个样,史佳林也不在意,笑笑回去上班了。

何熙在图书馆,一看就是两天。

而在京城,徐海信也准备告辞了,不过没想到,临走还碰上了江城厂的老厂长许燕胜。

许燕胜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按道理,这个月他就可以退休。可是接班人何国强出了问题,如今新厂长悬而未决,所以他还是主持江城厂工作。

这位老前辈,徐海信其实很少打交道。

主要是两人不对脾性。

徐海信是个敢闯敢干的性子,而许燕胜是很谨慎的人,上一届江城厂的方厂长退休后,他接任二十年,江城厂是没出过错,也没得过彩,平稳的不得了。

显然,平稳日子过多了,许燕胜也没想到,会在要退休之前,给自己的完美职业生涯添上一笔污点——好好的引进项目,居然飞了。

所以,连夜坐火车赶了来。

这会儿,两个人都在张俊副部长的门口等着,徐海信是告辞,临走前再一次表表决心——他反正脸皮厚,也不怕别人说他前几天拍桌子,今天赔笑脸。

而许燕胜显然是为了项目来的。

他这会儿心事重重,看徐海信也不是很顺眼。瞧见办公室有人,短时间轮不上他俩,许燕胜直接就开口了:“你说你弄得这叫什么事。就算是全国柴油机厂大比武,海州厂也轮不上啊,你折腾这个干什么?”

这是事实,可没这么说的,徐海信脸直接就拉下来了:“许厂长,你怎么就知道海州厂不行呢?我就说我们行!”

许燕胜太无语了,“你们哪里行?你们就一个t185卖的还成,返修率还挺高。别的产品呢?没一个打出市场来的。你们的技术科,除了修修东西,自己能设计吗?泰斯的项目落地,可不是拿来就行的,那是需要改造的,你们有这样的人才吗?”

“人家都叫你徐大炮,你真是天天放高炮。”

这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徐海信就是挺烦这些大厂子的傲慢感,对,他们设备旧,产品少,人才也少,可这样就不能想进步了?

难不成因为本身起点低,就只能原地踏步不思进取?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荒谬。

徐海信也是这么说的:“许厂长,我敬你是前辈,所以不说粗话。不过我不同意你刚刚的说法,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你不会信,我也懒得跟你扯。我知道你想要回项目,既然你对江城厂这么自信?要什么呀,你们这么有信心,也参加啊。

我徐海信就一句话,咱们大比武见!站在同一平台上,看看我们海州厂,到底有没有资格来参加比赛?看看我们海州厂,到底行不行?看看咱们两个厂,谁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