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章合一(第4/9页)

徐海信可没想到何熙说话这么直,不过倒是能接受,和许燕胜的话不一样,许燕胜那是从经验主义直接就看不上海州厂,何熙这是从事实推论出的结果。

他双手交叉,盯着何熙:“那你不看好海州厂参加这场大比武?”

何熙就笑了:“恰恰相反,我倒是觉得活儿虽然不好干,却必须争取。首先,t185是厂里的摇钱树,我们准备大比武,也是要将t185改造的更好,那即便不赢,也没有任何的损失。为什么不争取呢?”

“再说,日后ts1号落地大量生产,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t185的销量势必会受到影响,t185必须降价,而全国那么多厂生产t185,这场价格战恐怕会打的所有人利润微薄,直至赔钱。

到时候,别的厂可以靠着其他产品盈利,海州厂只有t185,后果就是被市场淘汰。

所以我觉得,拿下这条线对于海州厂来说,并不是随便试一试,而应该是需要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必须拿下的,这关乎到未来的生死存亡!”

徐海信想到了何熙对于自己技术的自信,可从未想到,何熙居然能长远的想到这一点,现在厂子里的很多领导都想不到这些,他简直是惊叹惊喜何熙能力的全面与强大。

“好一个破釜沉舟!”如果说原先徐海珍只觉得何熙带来了希望,那么现在,他看到了未来,“你说得对,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个机会我们不能错过,无论什么方法代价!”

当然,作为一个爱才的领导,他忍不住地再次问:“都答应当顾问了,还不想加入海州厂吗?如果这个项目真拿下了,我可以直接申请干部身份。”

这真是好条件,也代表了徐海信的认可,不过何熙还是摇了头:“不要,我有更长远的想法。”

徐海信是真有点遗憾,何熙可不仅仅是一个好的技术专家,她展现出来的素质,方方面面都可以培养成一位好领导。

要是海州厂有这样的继任厂长,日后肯定发展错不了。

真是……太可惜了。

徐海信一个大男人,居然第一次感觉到了心疼,不过还是得问:“那需要我们做什么?”

人家提供技术,总不能什么都不要呢。

何熙就等着这句呢:“我有两个要求,一是我要全程参与这次海州厂引进泰斯1号拖拉机生产线项目。如果我在这个项目中,能够谈成什么合作,希望海州厂是我坚强的后盾。”

徐海信可万万没想到,居然第一点谈的是这个!

他以为何熙跟上次一样,会提出诸如经销权之类的要求,他怎么也想不到,何熙居然打着要谈判合作的想法,这孩子简直太敢想了。

要知道,这些项目,有的国家已经谈判了两年了,最近才开始有进展,何熙怎么能够短时间说服别人呢。

当然,何熙口口声声说着不成功也没损失,可连项目中谈生意都想好了,这不是笃定能行吗?

徐海信就喜欢这份自信,他直接应了:“这对于海州厂来说都可以做到,但必须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何熙点头:“那是自然。”

徐海信接着问:“那第二个呢?”

何熙就笑了:“我有一项技术,想申请国外专利,而且希望尽快。”

徐海信这是更惊讶了:“专利?应该不是t185,你还有其他专利?是什么?”

何熙点头:“的确不是t185,但究竟是什么现在还不能说,总之还是一句话,于国家的发展没有任何的阻碍,到时候您可以审验。我没有这方面的门路,需要海州厂帮忙。”

徐海信想了想:“这个就麻烦多了。国外的专利非常麻烦,需要相关的律师,还有费用。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找到可靠的经办人。”

他自嘲道:“我们这么大的厂子,其实也没有申报过任何专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