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5(第4/6页)

他叫小团子将方才剜出来的冬瓜肉切成大块,与拌好的鸡肉一道入壳中,而后将冬菇、瑶柱、鲍鱼、虾米等辅料洗净沥水置入,加入几勺刚煨好的老母鸡汤,便将冬瓜分别入小甑,倒入清水,大火开蒸。

要想这么大的冬瓜炖的好,须得一个半时辰。

其间,雍正有些急事召见朝臣,便留着苏培盛跟先帝的贴身太监赵昌守在此处。

小团子得了闲,便对杜庖长道:“要不,庖长再给这冬瓜鸡配上几样吃食吧。正是隆冬呢,主食就给弄个梅花汤饼,一小碟苜蓿盘,凉拌木耳,再炒两个热菜,茶给上一壶汤绽梅。”

杜庖长笑了笑:“阿哥爷这搭配倒是有些意境了。您放心,奴才保管在蒸熟之前给办妥帖了。”

梅花汤饼其实就是用梅花形状的模子做出来的馄饨,煮熟后加入鸡汤,美观雅致。

而苜蓿盘就更好做了。

苜蓿就是牧草,每年夏季开出小紫花,也叫紫花苜蓿。

宫中干肉库存放的都是暖房里养出来的一点绿植,苜蓿在其中不算珍贵。因而杜庖长这头便没做犹疑,取了苜蓿草,焯水,捞出后以热油、姜、蒜末和盐、辣椒粉来翻拌调味。

最后这一壶收尾的汤绽梅,便是去岁蜡封蜜浸保存下来的梅花花蕾。

一提热水下去,梅花便会在壶中慢慢绽开,冬日里饮一壶霎是有趣!

这些东西全都备好,胤小祕早就困得在他四哥的后殿睡着了。

雍正听人来报,忍不住笑了一嗓子:“这是个好主意,能叫他散去多余的精力。”

窗外,不知何时又落起了小雪。刚到地上,就消失不见了。

胤禛出神片刻,才叹道:“既然膳房备好了,便将小幺的心意都送去吧。宫外的人兄弟和老臣们,快马同朕的赐菜一道送去。”

领事太监陈福躬身打着千,出门去了。

等人走远了,屋中只剩下胤禛和苏培盛,赵昌二人。

胤禛突然笑了笑,看向赵昌问:“皇考去前叫朕给你找个好去处,朕思考了好些日子,今日倒是觉得,你去跟了小幺如何?”

赵昌先是一怔,随后连忙跪地叩首:“奴才叩谢主子大恩。”

胤禛摆了摆手:“起吧。皇考临去前最是疼爱朕这个幺弟,你伴驾多年,应当心中清楚。朕对幺弟亦是如此,望你,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赵昌再一叩首谢恩,嘴上倒没有油嘴滑舌地说些什么肝脑涂地的假把式。对此,胤禛十分满意。

他要的,便是真真能护在幺弟身边的老忠仆。

*

小猪崽子胤祕缩成一个虾球,正在养心殿后殿睡得香呢。

屋外的雪花慢慢已经落得大了,风一刮漫天乱舞,出去赐菜的陈福已经回来,跟雍正汇报起各家大臣跟阿哥们的表情。

“皇上猜得没错,朱大人见了赐菜先是激动跪谢隆恩,后来特意叫他看过小阿哥的手笔,便控制不住表情了,瞧着胡子都抖起来了。”

胤禛不由自主想到左都御史的黑脸,笑了笑:“亲王贝勒们是何反应?”

陈福犹豫了一下,壮着胆子道:“奴才瞧着,阿哥们对赐菜没那么欢喜,也就是恒亲王(五阿哥允祺),多罗郡王(十二阿哥允祹)和果郡王(十七阿哥允礼)激动应了。反倒是小阿哥送去的冬瓜盅,惹得他们都笑起来,连理亲王(允礽)都难得露了笑脸。”

雍正显然并不在意兄弟们对赐菜有何反应,或者说,他早有预料,本就是为了给幺弟的菜做个衬托。

胤禛垂眸,遮去眸中笑意:“他们能喜欢小阿哥亲手制的吃食便好。”

与此同时,胤小祕一个骨碌从床上跌下来,人都摔懵了。

因为脑海里的二筒在不停的提示他——

【哇喔,秦道然给了你的冬瓜鸡一个赞!】

【朱轼小老头边吃边冷哼,骂你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