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3/5页)

兰杜进来的时候正赶上容慈她们离开,忙在门口见过了礼,容慈问道:“姑姑出去做什么了?一上午没见到姑姑。”

“奉娘娘的命,出宫去探望老夫人。老夫人病笃,娘娘挂念非常,昨日公夫人入宫请安提及老夫人病情,娘娘问闻后寝食难安,今日便命奴才出宫探望。”这句话兰杜说得格外铿锵有力,是抑扬顿挫感情丰富,容慈闻言,礼貌地关心了舒舒觉罗氏的身体两句,才带着一串妹妹们离去。

兰杜进了内殿,窦春庭亦随她入内,给敏若请了平安脉,回道:“娘娘身强体健,皇嗣亦安健非常,请娘娘放心。”

敏若点点头,问道:“我额娘身子怎样了?昨儿个听法喀媳妇入宫说,额娘竟已有些糊涂了?”

“老夫人是年迈体衰、五脏俱弱,咳疾经久不愈,肺脉更伤。但……这以此等症候,看病势轻重并不足使老夫人神志不清,且今日微臣见老夫人目光有神,虽在病中气色虚弱,但精神尚足,言语谈话清晰。若说忽有神志混沌,或是未曾休息好、或是思虑深重的缘故。”窦春庭思忖半晌,答道。

总结一下就是舒舒觉罗氏虽然病得不轻,但还没到头脑糊涂的地步。

敏若心里有了底,点点头,又道:“我额娘的身子就多托你照看了,可惜我如今有了腹中这个,却连出宫探望一回都不成。”

“久病之人室有病气,娘娘千万不可以凤体、皇嗣安康为不顾。”窦春庭忙道:“老夫人慈爱宽和,必不会因娘娘未曾亲至而有郁结。”

他大概是当世夸舒舒觉罗氏慈爱宽和第一人了,平时那些拍舒舒觉罗氏的谄媚之辈都没有这么夸的。敏若一时失笑,轻声道:“我知道了。”

舒舒觉罗氏的身子就这样不好不坏地维持着,不见痊愈,但病情一时半刻还没有恶化得很严重,窦春庭私下告诉敏若这是因为她心有挂念,所以还有一口气吊着。敏若知道她吊着的那口气是为了什么,算着清军打雅克萨的时间,心道这口气也不知能吊到多久去。

五月里宫中添了新丁,宜妃怀这一胎的时候一开始怀像不大好,卧床保胎好一阵子,当时康熙心里已怕不好了,结果生下来小阿哥虽然瘦些,先天也有些不足,却没有什么要命的病症,真叫康熙大松一口长气,正逢夏至之日,他欢欢喜喜地就去方泽祭地了。

然而也不知是不是上天看不过他太过高兴,五月十四那日已久病的六阿哥胤祚再次高热不退,没几个时辰便口有呓语,小小的身子烧得滚烫,在他额娘怀里闭眼离去了。

这孩子生来身体就不好,病了许多年,这一病病得格外地久,德妃年前又那样着急地邀宠笼络康熙,宫中有明眼人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准备,但这一天忽然到来,一条小生命地流逝还是叫人忍不住有些悲凉感慨。

敏若的情绪倒是如常,只是看安儿看得又紧了些。

宫里的孩子夭折的太多,安儿年岁还小,会遇到的危险就更多。原身前世安儿能平安长大,今生换成了她,她虽有把握,却也怕忽然有什么不在她预测之内的意外降临。

又或许是因为肚子里还怀着一个的缘故,她难免思虑得多了些,对安儿也更紧张。

因她有着身孕,赵嬷嬷、云嬷嬷她们极力阻拦,康熙也没准她去送六阿哥一程。

在那之后时隔半月再见德妃时,德妃似乎已经从丧子的悲恸中走出来了,一身素色更加清丽俏雅。听阿娜日形容过六阿哥去后德妃形容枯槁悲痛欲绝的样子,敏若竟然生出一些敬佩——无论是不是六阿哥病得久了,德妃心中早有准备的缘故,她能好端端地走出来,收拾好心情继续往前走,就足以说明她心性之坚。

或者说倔强吧。这些年她一直憋着一口气想再要一个小阿哥,早年是因为六阿哥体弱,想多有一份保障;后来是因为六阿哥的身子眼看要不行了,总得为自己与娘家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