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4/5页)

可如今这股气憋着,又多了一分理由:她想再要一个小阿哥,有没有可能,她那小小年纪就闭了眼的六阿哥放不下她这个额娘,投胎回来再做她的孩子。

德妃这样的想法其实一点都不科学,但敏若听了迎夏回禀,却微有些动容感慨。

她从前碰到这样的想法,纵不会有置噱异言,但也不会有多感动。

可自有了安儿,她的心好像就柔软了一些,如今肚子里又多了一小块肉,两个与她血脉相牵的孩子绑住了她,成为了她的羁绊,更把她这个自诩冷清冷清的人焐得柔软了起来。

甭管转世投胎这事科不科学,总归都是德妃的一份念想。

比起德妃,经历过太多次丧子的康熙还算镇定,只因这孩子是活生生地与他相处了数年,他才感到有些悲伤。

经历得多了,如今宫里的孩子落了地,若看着就是立不住、养不活的样子的话,他便不会亲近。没有感情,伤心也是有限的。

没了一个孩子,计划打算还要照走。

六月里,康熙按照计划预期一样打算巡幸塞外,没带嫔妃,随行的只有太子与皇长子胤禔。送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宫,宫里的日子还要照过。

皇贵妃自在生死间走了半圈,似乎也想开不少,对四阿哥的功课没有往前那么督促严厉了,偶尔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她牵着四阿哥两个人慢慢地在御花园里闲逛,母慈子孝,尽享天伦。

佟家夫人许是心虚,先头隔好久才进宫一次,或是见皇贵妃的态度一如从前,逐渐放下了心,才恢复了一旬入宫一次以彰天恩的“惯例”。

雅克萨大捷的消息传回京中的时候正是京师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听闻舒舒觉罗氏听海藿娜说了法喀带军打破雅克萨城的消息后欢喜非常,进参汤一盏,白日还逗了逗颜珠与佟氏所出的小格格,晚间神智便糊涂起来,指着门口连问:“我儿来归?我儿来归?”

海藿娜在旁连答未归,也是答了三次后,舒舒觉罗氏眼角便滑下泪,喃喃念:“等不到、等不到了……”

再过半刻,竟又指着门口念起先后的闺名“果心”来,海藿娜便知不好,连声唤她也是无用,只听舒舒觉罗氏喃喃几声“果心不怕,额娘来了”,便彻底闭上眼,再无鼻息。

隔日一早,报丧的帖子就送到了宫中。皇贵妃听到消息,忙到永寿宫,与敏若演了一出你坚持出宫、我死命阻拦的戏码,最终严令宫人不许纵容敏若出宫,要敏若以腹中子嗣为上。

清宫对嫔妃的约束没有前几朝那样高,父母过世,只要请了皇上或太后的恩旨是可以出宫祭拜吊唁的,当然这一行为也需要脸面位份来支持,敏若身为贵妃,要出宫至舒舒觉罗氏灵前举哀并非不可行。

但她如今有着身孕,不出宫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皇贵妃前来与她折腾了一番,更是消除掉了所有叫人或说她不孝的口舌话柄。

说来多讽刺,生身父母,生前不能在身旁侍疾,死后不能吊唁举哀行孝礼。这事落到别的嫔妃身上敏若都得热情地帮她们骂一骂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到她自己身上,她却只有庆幸的。

舒舒觉罗氏生前的事儿,便是海藿娜入宫恐也不敢细学与敏若,但敏若在钮祜禄家眼线不少,尤其是舒舒觉罗氏身边,这几年被她安排得更是人手严密,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赚两份银子的“二五仔”。

舒舒觉罗氏当日的言行,是绝对瞒不过敏若的。

甚至她当日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记载下来,整理出一页纸送进了宫里。敏若前后看了三遍,没有一个字提及小女儿的。

她不伤心,只是有些心疼原主。

她不缺爱,不缺来自父母的爱,她有对她来说最好的爸爸妈妈,自然不会在意舒舒觉罗氏。可舒舒觉罗氏,就已经是原主的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