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李代桃僵,鸠占鹊巢(第2/4页)

朱祁钰收到了王复的奏疏已经是两个月后,也就是八月份的中旬,当然王复安全的消息,早在一个月前,就送回了大明。

朱祁钰此时正在看最新翻译好的《论世界帝国》,皇帝要的书,自然是用最快的时间翻译,而另外一边则是拉丁文原本,朱祁钰可以无障碍的阅读。

在翻译本中,有很多涉及皇权的内容被删减优化。

《神曲》的作者但丁写的这本政治哲学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作为意大利人,但丁并没有用意大利俗语写作,是为了流传需要。

但丁会也用意大利俗语写作,因为他有一本专门写俗语的《论俗语》和用意大利俗语写成的《筵席》。

《论世界帝国》中第一卷的主旨思想为:人类需要统一与和平,为了世界共同利益,有必要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帝国;

第二卷的主旨是这个世界帝国的载体应当是最高贵的罗马人,这也是泰西的一种共同认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宣称是罗马正朔;

第三卷则是类似于中原王朝三代之上就做完的绝地天通,神国归神国,世俗归世俗,反对宗教掌管一切,一切的权力来自于神,并不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宗教。

对于大明而言,第一卷和第二卷,很有意义,的确应该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帝国,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二卷则可以李代桃僵,鸠占鹊巢,将罗马人换成大明人就可以了。

毕竟大明和罗马在内海、海峡、多神、一院制、屯田、元老院与人民、世俗化等多方面都有契合之处。

所以只需要将《论世界帝国》第二卷中罗马查找替换为大明,就可以完美平替,因为但丁对罗马的叙述与想象,大明人都完全符合。

朱祁钰对大明版的《论世界帝国》进行了最高指示,添加了一些大明特有元素,比如四方、六合、八荒之地的论述之后,才拿起了王复的奏疏,认真的看了起来。

王复在收复了赫拉特之后,就一直在赫拉特设防和巩固,而后才回到了撒马尔罕,到了撒马尔罕,王复就搞了大事,废封建。

“王复这是在刀尖上跳舞啊,他的命不是命吗?稍有不慎,人就死在了西域。”朱祁钰对王复的安危愈加担心,至于堆京观这种事,大明也没少堆,一种常见的威慑手段。

朱祁钰不在康国,他不知道王复面对的是怎样的压力,所以他不对王复的行为做任何的评判,哪怕有一天王复真的一咬牙真的在康国称王称霸,不再对大明俯首称臣,朱祁钰也会愿赌服输,点兵平叛,把王复抓来亲自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兴安斟酌了下,颇为确切的说道:“王复是大明恩封的康国公,如果康国公死在了西域,死在了康国,只要不是善终,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大明都必须要做出回应,报仇是一个不错的出师大义。”

“想来,王御史也是做好了这个准备。”

大明的墩台远侯,大多数都做好了以死报君的打算,王复也是墩台远侯,也不例外。

朱祁钰看了眼挂在御书房的堪舆图说道:“王复本人善武,墩台远侯都是精兵,只要不是大军围剿,回还是能回来的,可就是要为王复报仇,我们也要打通前往康国的路才是。”

此时的西域地面上,大明和康国之间的阻碍,是大明在西域的直接影响力,还是太低了。

西域七国,也只有也密力火者的吐蕃国归附。

朱祁钰对着兴安说道:“让兵部尚书江渊递一个奏疏,廷议下西域行都司之事。”

西域行都司设立之后,大明就要对西域调兵遣将,迁民移户,对不服王化的山匪进行清缴平定,将西域变成大明的西域,这是一切的开始。

“臣领旨。”兴安领命,他给陛下的茶换上了新茶,俯首说道:“陛下,最近京师关于空气是否有重量的非议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