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3/6页)

几个月后,江南这块地界便堪称被彻底整顿了一通。那些世家豪族一个个声望大跌不说,钱财产业缩水充公了不少,家中子弟、办事的亲信更是不乏被关进大牢的,接下来的几年估计都要谨小慎微,一时半会儿是没什么敢跟朝廷作对的刺头敢冒出来了。

原本江南地界做官的多,豪商也多,粮食产量也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各方面的重要倚仗,自然有底气。但如今再一看,做官的多,可容昭一点也不是个能受臣子左右的君主,又有百姓爱戴,人家有兵权在手,文官的声音总压不过泱泱民心。

豪商钱财多,然而皇后祝子翎弄出的那些珍奇商品异军突起,撬动了庞大的市场,是独一份的,赚钱那叫一个厉害。而容昭有这样的筹码,已经在筹备建立各地商局了,到时候再凭借朝廷支持,轻易就能分走原本属于江南商贾的大片市场。

粮食产量高,祝子翎让人去海外找到了好几种高产作物,那研究所据说还有人搞什么水稻育种,能弄出增产的新稻种,也不用指着你江南这块地方了。

这样一看,果然是时移世易,江南的世家大族已经没有了可以挟制中央的底牌,难怪皇帝有底气收拾他们了。

看出现实的江南世族只能惨然叹气,其他人得知发生的这些事后,则是纷纷悚然而惊。

“怪不得当初皇上还要给靖宁公主一行人配上几千兵马,原来是当时就准备要在江南做这般大动作了!这可真是……”

有人觉得容昭深谋远虑,有人觉得容昭心狠手辣,倒是都不由地提了提心神,关起门来把自家给整肃了一下,对一些欺男霸女的纨绔也多约束了几分,生怕哪天容昭不声不响突然要查自家这一片,步了江南世族的后尘。

比起其他人,霍玄照和温辞更为震惊。

西南边陲的消息要慢上一拍,霍玄照和温辞从京城回到西南,路上便走了许久,再收到消息的时候,江南的灾情已经被料理得差不多。

“之前皇上说很快就有处理江南豪强的机会,难道就是说的这次洪灾?”霍玄照和温辞对视一眼,满脸错愕,“皇上怎么会知道会有洪灾?”

温辞也有些惊疑,半晌迟疑道:“或许……皇上皇后果真是天上仙人,知道后事?”

这个问题不好在书信里问,温辞和霍玄照也只好暂时积压下来。不过潜意识里已经是越来越相信祝子翎和容昭的不凡身份了。

当然,实际上容昭就是异能觉醒有了前世记忆,所以知道了这几年应该会发生什么。只是除了洪灾这样的大事,其他事情大多都已经跟前世大相径庭,无法再作为参考。

关于这次江南洪灾,容昭主要还是提前做了筑堤和赈灾的准备,借机处理江南世族,只是想到了就顺势而为。否则按如今的形势发展,便是这次他不动手,等到商局建好,那些世族忍不住搞小动作的时候再出手料理,也只是要狠下心多杀些人罢了。

经过这一遭,之后建立商局的一些工作,推行起来就没多少阻碍了。凭借研究所不断出品的各种新奇好用的物件,以及利润惊人的海外贸易,商局很快做大。

原本的那些豪商虽然对此看得心里发酸,但大多也不敢做太多手脚,只能暗地说几句酸话。

市场竞争大了,擅长经营的商户也得努力提升质量和服务。有的聪明有心的,摸索创新出了新产品新工艺,生意比之前更好。至于只会吃老本的,自然只能每况愈下。如此一来,百姓们花钱买东西的体验倒是也越来越好了。

还有心思活络的商贾,看着朝廷的商局越发红火,想的是自己能不能也掺一脚,搭上这趟日入斗金的顺风车。

只是容昭对官员违法乱纪向来办得严,这些人起了心思一时也不知能往哪里伸手,又怕再不慎触了容昭的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