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一个仓鼠的自我修养(第3/4页)

让刘益守跟他洽谈供应精美佛系文化白瓷餐具的事宜。而萧衍没有关注到的是,有人在东府城以北沿着青溪的地段开了卖白瓷的铺子,专供达官贵人。

有萧衍带头,这种餐具已经在建康高层的宴会中铺开,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

刘益守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会造反呢?萧衍觉得朱异想多了。前朝南齐末年,就是因为中枢猜忌方镇,又没办法制约,最后才导致方镇大将一个个反叛。

而现在,朝廷中枢对方镇比较宽容,刘益守是驸马,如果没有皇子牵头,他绝对没理由首先跳出来。

萧衍认为,刘益守要造反,除非是自己死了,身后事没处理好,导致那些不肖子们争夺皇位。那时候刘益守才可能出手“勤王”。

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萧衍觉得自己身体还挺不错的,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

烈日炙烤,数不清的人都在挑土挖渠,然后在渠中铺设石板。寿阳以南的芍陂,最南面那头,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

刘益守站在凉伞下,看着进度极好的开渠工程,忍不住满意的点了点头。杨胖子这家伙办事还是靠谱的。这些沟渠所通的位置都极好,而且跟水源相接,不会形成臭水沟。

高欢已经得到河北世家的鼎力支持,自己这边可不能指望萧衍,一切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主公,您之前那一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是妙啊!”

身边的王伟忍不住赞叹道。

“有么?”

刘益守对王伟眨了眨眼。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哦。是萧衍把萧映和陈霸先调走的,跟我这个专心农事,为民请命的大都督有什么关系呢?”

刘益守微笑说道。

“对对对,是属下孟浪了,确实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王伟哈哈大笑,有些事情可以做,但却不能说。修芍陂的沟渠,确实是要拦截堤坝,但是随便在寿阳境内拦截一下就行了,根本没必要去上游折腾。

刘益守也是借着“水源之争”,故意挑起与萧映的军事冲突。除非萧映能打赢,否则最后萧衍绝对会将萧映和陈霸先调走。

原因很简单,如果萧映能制得住刘益守,那么他就是一枚合适的棋子,萧衍会让他在涡阳这里顶着刘益守的后腰。

但是萧映打不过刘益守的话,那就说明这颗棋子无法发挥作用。萧映在宗室里面,是“正资产”的存在,淮南这里没有用,萧衍不会让他荒废,只会挪动到别处。

所以两边闹起来了,刘益守就不担心会输,走的人只能是萧映。

“你看这些人挖沟渠挖得多起劲,这次徭役都不需要我们动员,各村大户都将民夫组织好了。民心如水,水至柔却无坚不摧。

我们身后这么多自发开沟渠的民夫,萧映怎么可能斗得过我呢?”

刘益守不屑说道。

在淠源河上筑坝,乃是萧映此番最大的败笔,也是刘益守故意卖的一个破绽。这附近几个郡都是他的人,要防着萧映修堤坝那还不容易么!

“主公行仁政,萧映那边的佃户大量逃亡寿阳,他估计也做不下去这个太守了!”王伟讥笑道,言语虽然刻薄,却是说的实话。两淮地处两国交兵的前线,之前百年都无人好好经营,一切都是以压榨为主,丝毫不考虑以后。

刘益守能主动修葺芍陂,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向周边所有人暗示:他会好好经营地盘。

萧映跟刘益守斗,从最开始的地方,就已经输了。更不要说耍手腕萧映远不是刘益守的对手。

正在这时,远处一人一马疾驰而来,弄得尘土飞扬。

还有几十步的样子,那人翻身下马,居然是源士康!

“你不是应该在府邸么?难道是家里出事了?”刘益守看着满头大汗的源士康,疑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