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先炮毙一个甲喇(第4/5页)

庸桂组织了数百人反冲锋,初时声势确实惊人,数百满洲骑兵肃杀扑来,把郑成功和张名振麾下那些士兵,都吓得颇有落水而逃的——

这些士兵,一共五千人,都是从沈家家丁和沈树人在黄州练了两年的“精兵”里挑出来的。可惜,这些所谓“精兵”,也只是跟革左五营能大胜仗的精兵,跟张献忠李自成也就打个平手,原先也从没对抗过大规模骑兵冲锋。

第一次被威震天下多年的鞑子骑兵集群冲锋、骑射噬咬,慌乱依然是免不了的。

“不许退!所有士卒按照操典,刺刀向外列叠阵!后退者斩!把同伴挤下水者斩!船上的火铳队也会增援我们的!鞑子撑不了多久!”

已经登岸的张名振,也是竭尽全力、声嘶怒吼在滩头组织防御。

这五千“沈家家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他去年带着去跟二贺血战过的,算是将知兵,兵知将,有相当的信任基础。

看到张副将也亲冒矢石上了岸督战,沈家家丁在短暂的慌乱、被冲杀折损后,终于把刺刀阵扎稳了。一排排的火器轰鸣,也开始收割对面的清兵性命。

“这些狗蛮子居然还敢背水列阵?”庸桂部被火铳扫射了一阵后,略微伤损了些许人马,气势也稍稍一窒。

清军骑兵的绝对伤亡其实并不多,因为崇祯十五年的清军,装备其实已经很精良了。

靠着明军十几年来当“运输大队长”、被清军歼灭缴获装备,清军中的铁札棉甲装备率极高。尤其是满八旗的骑兵,几乎人人都配备了铁札棉甲。

张名振和郑成功这次来,也是知道这个情报的,也就没敢给火铳队装备打流贼时大杀四方的定装霰弹,最多只是使用两发前后压装的独头弹(一次性两颗独头弹弹丸)。

只有这种大号弹丸,才能贯穿清军的铁札棉甲。而弹丸变大后,火力密度的下降也是非常明显,原本一枪七八颗甚至更多小铅子,现在才两颗,命中率骤减。

排枪火力不足以直接击退敌人,加上清军骑兵的冲锋速度比之前遇到的敌人都快得多。登陆明军很快就不得不陷入持续的肉搏战。

苦练了一年多的刺刀阵战术,也第一次经受了彻底的高压力测试。

一个个沈家家丁被马刀骑枪砍中戳中,惨叫着倒下,很快有后续的友军填补上来。

阵线数次松动,好在都被张名振亲自组织带着生力军堵口堵上了。

“我军至少是敌军十倍!优势在我!鞑子就快撑不住了!”张名振把嗓子都喊哑了,总算是维持住了秩序。

渐渐地,随着上岸的沈家家丁越来越多,而且船上的火枪队也在依然对着远处胡乱输出,红夷大炮也在朝着敌军后方开火、试图隔绝后续敌军投入,战场形势终于渐渐逆转。

几分钟后,登岸明军起码已经有两三千人,庸桂麾下的第一梯队却伤亡惨重,而庸桂之前派出去的三个牛录,也已经被追了回来。

庸桂见近战肉搏居然都没能彻底冲垮这群蛮子,只好顺势先稍稍退却,跟后方的三个牛录生力军会合,这才重新组织起进攻。

然而,明军的大炮之前因为双方绞在一起,害怕误伤友军,根本不敢对着眼皮子底下的第一线敌军开炮,只敢放远了射程、阻断敌后军。

此刻,看到庸桂稍作退却,还留在船上的郑成功却是大喜过望,立刻号令左右四五条船、集中火力都朝着庸桂重新集结兵力的位置轰去。

或许是庸桂这厮命中招炮吧——历史上,他本该在明年清军攻破前屯时,被大明前屯守军以红夷大炮炮毙。

如今,郑成功一次性集结了二十多门炮密集伺候他们,而且火炮之前已经经过多轮开火校准,又是一番猛烈的轮射之后,清军中轰然就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