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亚洲第一海战(第4/4页)

也正是到了这一刻,明军战舰才开始彻底火力全开,战列舰也不再躲在护卫舰身后,而是纪律严明整齐划一地在旗语指挥下,掉头顶到了第一线。

而且郑成功的调度非常得当,他并没有盲目要求明军战舰全部抢占T字横头战列,而是根据对面的舰队阵型疏密做出了调整。

如果对面阵型密集,主力舰与主力舰之间没有穿插空间,而且小船纵火船威胁太大,郑成功才让战列舰保持战列线横队。

而如果在战场的某些位置,越南海军的队形也比较稀疏,或者此前纵火船等小船损失比较惨重、导致越军主力舰独当一面,那么郑成功也不会客气,他直接会指挥大明的战列舰直接冲头扎到越军之间、中心开花,充分发挥两舷全部的火力,让火力密度一下子提升了一倍。

毕竟战列线打法最大的浪费,就是只有一侧舷侧接敌,另一侧的大炮会闲着。如果直接冲进去,左右舷都有敌人,那就能同时开火,中心开花。

只不过这样的打法需要的勇气和判断非常强,1810年代前后,特拉法尔加海战时纳尔逊就敢这么干,后来一直到1870年代,利萨海战的奥匈人也敢如此吊打意大利。再往后这种冲头战术才随着火炮技术的划时代进步、有效射程和精度大大提高,而被彻底淘汰出历史舞台。

而现如今,战列也好,冲头撕裂敌阵也好,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全看使用将帅的临场发挥能力。

“轰轰轰——”随着战列舰和重型盖伦炮舰的对轰,将近70明斤的实心重弹终于携着这个时代的越南人从未听见过的巨响,呼啸着飞向越南战舰。

也正是直到炮弹轰鸣那一刻,郑根才实打实知道,如今大明的重炮战舰,最重的炮到底有多重了——足足比越南人的盖伦战舰上最重的炮,还要重一倍。论口径的话,那也是至少再粗三成。

明军的炮弹还普遍有配置弹托,估计这种重型弹,此前在缅甸作战时,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只是单纯为了海战准备的。

70明斤的实心大铁球近距离砸在盖伦战舰上,自然是完全扛不住的,越南人重金买来的荷兰原装货,依然被贯穿了数层厚橡木装甲,在船舱内碎木横飞,扎死扎伤水手炮兵无数。

其中一些射角俯角过大的,或者穿透侧壁后打在主甲板下表面、反弹跳弹的,甚至有顺势击穿越南战舰的水线以下装甲,导致崩出大洞汹涌进水。

可惜到了这一步,任何人都没法回头了,郑根只是声嘶力竭呐喊,还让人打旗语,要求部下和友军死撑:

“顶住,不要怕!继续给我跟郑成功对轰!明军远航而返,弹药肯定不多!他们轰不了多久的!

郑成功是远航八千里去缅甸,又返航五千里回到这儿的,我们难道连航行了一万三千里后精疲力竭缺弹少药的郑成功都打不过么?不要怕!

快看,郑成功这狂徒,他自己都敢开着旗舰冲到我们的炮舰群里中心开花,给我全力围攻他!一定要把郑成功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