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3/5页)

在他们的背后,青年眸色很淡,向着竹林的方向走。走到半路时,一个老和尚开始与他同行,同行了一段路后,老和尚开口道:“施主可是要去看住持?”

“是。”

“随老僧来吧。”

“施主可知为何住持会早逝?”老和尚一身素色的袈裟,手中拨着一串斑驳的木珠,他的脸和手上满是褶皱,步履蹒跚之间能看见其年岁。问出这句话后,老和尚望向了一旁的青年。

谢欲晚应得很自然:“上次见住持时他身体尚好,这些日未曾再见过住持。”意思便是他并不知晓。

老和尚缓慢地笑了一声:“不知晓,也是常事,世间事务哪里事事知晓的道理。但是住持的事情,老衲知晓几分。这远山寺是为信男信女求姻缘的,虽然也会有人来求旁的东西,但是大多数人求的还是姻缘。这姻缘啊,无非合适情爱,只是就这短短四个字困得世人格外深。”

“梧桐树其实并不算稀奇,只是种在这远山寺中,便稀奇了三分。人们将红布条绑在梧桐树上,绑得高高得想让神佛能够看见自己的心愿。这本也无事,可远山寺还有一样东西,是旁的寺没有的。”

停顿了一下,老和尚叹声道:“那就是姻缘签,施主这般的人应该不会来求姻缘签,但每日都有很多人来求姻缘签。所谓签,便是算,所谓算,便是命。所谓命,便是一命抵一命,阿弥陀佛。”

谢欲晚大概明白了。一命抵一命,前面的命的前来求姻缘签的人的命运,后面的命是住持的性命。住持泄露了那些人还未发生的命运,便会损害自己的性命。

......是在警醒他。

青年沉默片刻,望向一旁的老和尚,止住了脚步:“既如此,为何还要算?”

看着青年淡然却坚定的脸,老和尚一时间脑中闪过许多人的身影,他的师父,他的师兄,他的师弟,如今的住持。老和尚一时茫然,却还是在回复过意识后说道:“这是道,是他们的道。”

似乎又想了许久,老和尚觉得自己不适合同谢欲晚这般聪明的人绕关子,否则绕来绕去,最后晕的还是自己。老和尚望向他,适才他也算了一卦。

老和尚斟酌不出言语,最后只能说了一句:“施主,因果有序......若是有时间,去鹤山上面坐坐吧,那里面有一方亭子,里面的茶是用雪水煮的,雪水煮雪。”

谢欲晚没有听过‘鹤山’这个名字,但是在老和尚出口的那一刹那,他似乎就知晓了鹤山就是适才小婳指的那座山,那座满是紫色鸢尾花的山峰。

无论如何,他到底还是道了一声:“多谢。”

老和尚摇摇头,随后也不带路了,转身向着山林中走去。走到半路的时候,老和尚望向被树木掩住的天空,看着它由亮转昏,最后挂满月亮和星星。

他席地而坐,拨着自己手中的佛珠。

这一声他悬清只算过两卦,一卦为死,一卦为生。月光彻底被云掩住,老和尚慢悠悠倒了下去,身旁的树枝掉落了两三根,老和尚就这样死在这寻常的夜中,在之后的数年中同每一年的落下的树叶一同腐烂。

胆小怯弱了一辈子的老和尚,送走了自己的师父,送走了自己的师兄,随后是师弟,最后是师弟收的徒弟,也就是刚刚圆寂的住持。

他看着他们用性命算出一张又一张姻缘签,仿佛用钝刀子一刀又一刀地割着,皮囊逐渐苍老,灵魂鲜血淋漓。他不曾明白他们所谓的道,可当他们一一圆寂,他开始茫然,终于有一日他也忍不住算了一卦,是为自己算的,十二卦,卦卦死。

不知为何,知晓结局之后,他反而心放开了些。于是他又抬手算了一卦,为那个曾经他有一面之缘的青年......只见卦象诡谲却是生。

*

谢欲晚在寺庙中又住了两日,他独自走遍了远山寺的每一处,除了那日老和尚口中的鹤山。下山的时候,那个曾经接待他和姜婳的人已经成了新一任的住持,似乎一夜之间也苍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