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楚王启殉楚(第3/6页)

项燕看不懂李牧现在所做的决定。

但李牧给他留了一条生路,他抬头看了一眼城墙,还是顺着那条生路离开了。

他见李牧此举,就知道楚王肯定要投降。那么他也就没必要再留在这里。

项燕决定回到陈都,聚集溃兵,推举一位楚国宗室为王,继续抵抗秦国。

“将军,你给楚王展现的诚意太大了,他出尔反尔该如何是好?”蒙恬也有些不解。

李牧摇头道:“我本来入城就不会劫掠,算不上诚意。至于放过溃兵……呵,溃兵砍了一天城墙已经力竭,他们本来就已经无用,该被驱离战场,以免干扰秦军攻城。”

蒙恬道:“给溃兵留一条生路逃走的原因,是不让溃兵消耗秦军?”

李牧露出赞许的笑容:“现在拿下项城才是要事。拿下项城,楚国残余城池就能被轻易攻破。若有残兵到其他城池,也不过是将我们轻易击败项燕,和楚王已经投降的消息传过去,极大地削弱敌人士气而已。”

蒙恬再次受教。看来打仗也不能一味歼灭。

秦军自己派人去宣扬项燕已败、楚王已降的效率,哪有这群溃兵四处逃窜宣扬的效率高?

何况他们都吓破了胆,不知道会给秦军编排什么比现实更神奇的事迹,比秦军实话实说更能吓到人。

蒙恬在心中的小本本记下。他在武成君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为主将者不会着眼于一场战役。主将在开战前就要决定好既定目标,每一场战役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这就是全局观。

蒙恬仰头看着四十过半,仍旧意气风发的将军,心中充满了向往。

我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名将!

李牧道:“不过我相信熊启,他既然说要投降,还开出了‘勿伤国人’的条件,就是真的想降了。”

蒙恬点头。

如李牧所料,楚王启在看到溃兵被秦军放走之后,真的率领卿大夫出城投降。

他不仅为李牧奉上了降书,还给楚人发布诏令,让他们投降秦国。

秦国已经尽取天下,只剩下楚国这少许几块地。秦代周的格局已经形成,楚人再抵抗也不过是徒增伤亡。

楚王可以为楚国殉,但楚人不需要。他们可以成为秦人。

楚王启又给秦王政写信,希望秦王政能成为一个爱民勤政的贤明君王,成为天下人的明君。

“你如果去咸阳,可以富贵终老。”李牧道。

他明白自家学生的性格。对韩王、齐王等国君,政儿是捏着鼻子对他们好,迟早会悄悄折腾他们。

楚王启这样身上有闪光点的国君,政儿会真的保他一生荣华富贵。

楚王启道:“纵观六国,无一位国君殉国。总该有一位国君,让后世人对这个时代的落幕多一分敬意。”

他仰头看着楚国的天空:“楚国八百年,末代楚王总该有些气节。”

李牧道:“请楚王放心,我会善待你的家人。你的生母还活着,过得很好。”

楚王启惊讶地睁大眼睛,然后哭着笑道:“我这一生,唯一愧对的就是亲母。”

说完,他朝着西北方向跪下叩拜。

而后起身。

“武成君,末代楚王愧见祖上,不堪入祖陵。请将寡人葬在春申君身侧。春申君或许不会嫌弃我。”楚王启擦了擦脸上的尘土,系好了头冠,“寡人……我尽力了,春申君应该不会怪我。”

李牧道:“当然。若楚王顺利继位,与春申君君臣相宜,或许楚国会成为秦国大患。”

楚王启笑道:“这是我这一生听过的最高的评价了。”

他取下腰上长剑,叹息道:“此剑为我还是太子时,春申君所赠。”

楚王启在群臣的哭泣声中,用春申君所赠宝剑自刎,仰面缓缓躺下。

李牧半跪在楚王启身边,深叹一口气,回头令秦军肃穆默哀,为末代楚王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