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潮涌(五)(第3/5页)

十一月初,山东局势骤变,清军聚集大军,从徐州潜行至沂州,然后迅速击溃李本深部,破莒州、胶州、莱阳,往东北凿穿半岛,直扑蓬莱城。

不过蓬莱城高墙厚,守御严密,清军数万人马猛攻两天,丝毫未能撼动城防,并且在城头火炮轰击下,损失惨重。

永初朝廷上下面对清军的围攻,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并不担心城中安全。对于守住蓬莱城,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只要坚守一两个月,在这酷冷的天气下,加之城外清军后勤补给不畅,自然会如同以往那般,撤军回返。另外,海外领地和齐国获知消息后,也一定会派来兵马前来解围。唯一担心的,恐怕就是那一万余西征大军的安危。

蓬莱攻防战进行了十余日,蒋永锐却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主持城中守军的防御事务,反而是内阁首辅吴贞毓领着数百禁军,于城头指挥督导守军作战。

蒋永锐知道这是永初帝想让吴贞毓凭借蓬莱守城战当中,可以在军队里树立一番威信,为以后军中改制做铺垫。

这次又被清虏打上门来,似乎更加坚定了永初对军政改制的决心。登莱几座军事重镇,数千兵马,竟然在清虏快速突进过程中,无一进行决死抵抗,以迟滞清军进攻速度,反而猝然遇袭后,纷纷夺路而逃,以至于清军如入无人之境。

感觉要被永初抛弃的蒋永锐,在失望至极时,遂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投降于清军。

鳌拜等清军将领闻知缘由后,均大呼侥幸,同时内心也对蒋永锐充满鄙夷和唾弃。不过,主帅鳌拜还是将他的主动降附和献城功劳如实向清廷报告,最终获得了顺治帝的封赏和重用。

蒋永锐在受封后,领着七百余官兵赴临清上任。虽然长江被明齐联军隔绝,漕运已断,但临清毕竟是运河沿线少有的繁华之所,被清廷任命为临清总兵,倒也没委屈他。

至东阿时,蒋永锐收到一个消息,南京城破,两江总督马国柱、江南提督管效忠自杀殉国,江宁巡抚周国佐、江宁总兵王璟以下百余文武官员被俘,孙可望、李定国、郑芝龙等明军各部随后迅速席卷整个江南。

“这大清不会被大明给反推了吧?”蒋永锐站在运河边上,眺望着南方,脸上带着几分忐忑,也带着几分惆怅。

……

1月28日,朝鲜,汉城。

朝鲜总戎使申浏看着满目疮痍的城中景象,不由悲从心来。整个汉城上下,显见被撤兵北返的胡虏纵兵抢掠并焚烧过一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无数的官兵和百姓尸体倒伏于城中各处。就连巍峨富丽的昌德宫(原朝鲜王宫景福宫在壬辰倭乱中被焚毁)也被胡虏大军纵火焚烧,其中财物也被尽数掳走。

城中幸存的官员和百姓,眼神漠然地看着进城的朝鲜御营厅官兵,仿若仇寇。这也难怪,满清胡虏大军尚未攻至汉城,国王和诸多大臣便蜂拥逃出城,避往江华岛或者南汉山城,留下满城百姓于此。当胡虏前锋数千人驻马城下时,留都大将李时昉不战而降,将汉城拱手送于胡虏。

在满清胡虏大军占据汉城期间,先将守军五千余尽数斩杀于汉江边上,使整个江水为之血染浸红。随即,胡虏又开始纵兵抢掠城中府库和王宫、官邸,肆意凌辱朝鲜妇女。城中百姓稍有不从或态度不恭,立遭刀斧加身。

一个多月时间里,汉城百姓死难者数万,官库、富商、大户被抢掠一空,金银布帛等物资堆积如山。当十几天前,满清胡虏大军撤出汉城时,又进行了一次酷烈地屠城,那些在胡虏占据汉城时心存侥幸,未及逃出城中的朝鲜军民几乎被屠戮殆尽,死者达八万余。

而清虏大军押送着数百辆大车,绵延十余里,从汉城缓缓退往北方时,附近勤王军队皆不敢阻,目送胡虏大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