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 海权(第3/4页)

再加上中国还拥有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水系,因此非常便于农业发展,所以中国在15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享受了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但是从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和随之而来的地理大发现,在给世界带来了新的财富来源的同时,也让中国的地理优势,变成了一种地理缺陷。

因为,此后的中原王朝不仅仅要对付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同时还要应付来自海上的挑战,中国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享受了来自海外贸易的好处,可是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倭寇的袭扰和日本入侵朝鲜,对中国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了海上贸易的收入,这是明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两次援助朝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可是对于像英国这样的岛国来说,大航海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让他们终于有了屌丝变高富帅,继而实现阶级变迁的可能。

不过在大航海的早期,英国并不是一个受益者,因为在欧洲南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的地理位置更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新大陆带来的财富,铸就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其实是西班牙。

那么英国人是怎么脱颖而出的呢?

是大宪章吗?是议会制度吗?

当然不是,我们在西学东渐的早期,还真是被外国人忽悠过一把。

大宪章和法国的三级会议,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都是封建时代,国王和贵族之间斗争的产物,至于议会制度,荷兰的联省共和国则玩得更好。

客观地讲,都铎王朝时期,也就是那个特别喜欢砍自己老婆头的亨利八世,还有他的儿子女儿们,爱德华、玛丽和伊丽莎白,一直追求的都是封建集权。

所以千万别说是政治制度改变了英国,因为从1588年,伊丽莎白女王统治下的英格兰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到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砍头,以及随后的护国公克伦威尔独裁,查理二世复辟,直到1688年的詹姆斯二世倒台,英国在内战和专制制度之间,又整整折腾了100年。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已经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了欧洲第一海上强国,所以说英国是靠制度成功,纯粹是扯蛋,最多是英国在将他们的海上霸权过渡到世界霸权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今天所津津乐道的,英国的君主立宪,民主议会制度,都是英国已经崛起了以后,才发展出来的。

那么真正让英国人登上历史舞台的,到底是什么创新呢?

是海战的战术!

那个臭名昭著的海盗德雷克,改变了海战战术,这才是关键。

在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格兰之前,海战战术,实际上已经一千多年没有变化过了。都是接近敌方船只,然后靠帮登上对方战舰,把海战当成陆战来打,陆上强国根本不怵所谓的一些海上强国。

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就是这种战术的巅峰,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异母兄弟唐·胡安,率领28,000名欧洲联军,乘坐200多艘战船,对战阿里帕夏率领的奥斯曼帝国舰队3万多人,300多艘战船。

这场战争虽然名为海战,但实际上是站在甲板上打的一场陆战,双方的战船在短暂的冲撞和炮轰之后,就在火枪和弓箭的掩护下,立刻互相登船,进行肉搏战。

火枪更猛,胸甲更厚,长剑更锋利的西班牙人最后占了上风,赢得了这场史诗般的胜利。

所以在1588年之前,欧洲陆上最强的西班牙人,才是海上当之无愧的王者。

假如英国人这时还是固守传统,和西班牙人打传统的登舰战的话,根本不是西班牙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