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 海权(第4/4页)

但以德雷克为首的英国海盗们,无意中改变了历史,之前他们为了追上西班牙运送金银的盖伦大帆船,已经对传统的盖伦帆船做了改进,他们的船速更快,操纵更灵活,火炮更猛,射程更远。

所以他们不再和西班牙人打接舷战,而改成远距离的炮轰,咱不和你玩肉搏,只和你远战。虽然在初期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进步,海战从此变成了战舰机动力和火力的比拼,而不再比双方的肉搏能力,人力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作为一个资源不足的岛国,英国人发现他们拥有了和陆上强国对抗的实力。

因为这场军事革命,岛国最大的弱点——孤悬海外,变成了一个最大的优势,只要它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它就是绝对安全的。

而在此之前,传统的海上强国,都是沿岸的大陆国家,比如之前的热纳亚、威尼斯,还有后来的法国和西班牙,他们的弱点则暴露无遗,因为他们必须同时对付陆海两方面的敌人。

所以,虽然初期的英国,绝对实力不如这些国家,但它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海军,因此它反而占了优势。

再加上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海上带来的财富可以和陆上的财富相匹敌,拥有制海权的英国,自然就脱颖而出。

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后世,我大清因为要去对付西北的叛乱,收复遥远的新疆,防备北边的俄罗斯,南边的法属越南,西南方向上的英属印度,还要保卫朝鲜,所以牵扯的精力太多,以至于让总体资源不如自己的日本所击败(当然也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腐朽)。

而英国人成了海上的强权之后,他们接下来又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们千方百计地控制了关键的海运通道,马汉在写海权论的时候就提到,英国之所以能变成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了直布罗陀,新加坡,埃及和南非。

所有通往欧洲的关键海运节点,全都在英国人的掌握之中,因此所有欧洲国家的命运,都受制于英国。

第二件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破坏欧洲的团结和统一,因为只要欧洲国家处于分裂和对峙之中,他们就没有能力同时建立一个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也就不可能挑战英国对世界的控制权。

其实,后世的米帝,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岛国,所以它的对外策略,注定了也会像当年的英国一样,无非是将欧洲扩大为欧亚大陆这个更加广阔的维度上,竭尽全力地压制冒头的任何一个陆地强国。

“所以,我们为将来计,都要尽可能地在一些关键航线上提早布局,全力谋划。如此,待我齐国实力日益增长,参与未来世界海权争夺的时候,方能占据一定的先手。至于英国这种潜在的海上竞争对手,自然要在我齐国势力所及之处,进行必要的打击和削弱。”

“王上圣明,臣等叹服!”

殿中的诸多内阁大臣和军部属僚,对齐王所拥有全球视野和长远战略布局,无不敬服。

“故而,在未来数百年里,海权的夺取和维系,将是我们齐国始终不渝且必须坚定实施的重要对外政策。”

第五卷 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