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立局(第3/4页)

如今,整个长山岛上一共集结了六千六百余兵力,包括陆军三个营、两个炮兵连一千五百余,经过扩招的自救军五个营头三千八百余,忠义军六个中队八百余,长山岛乡兵四个中队五百多人,在整个山东地区,算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机动力量。

另外,在琉球总管区还有两个连的陆军、六个中队的乡兵武装,以及得了信想趁明清爆发大战之际准备捞一票好处的卫国三个营火枪兵,共计两千七百余的部队,也可根据战争进程,随时会赶来支援。

齐国凭借这些亲自掌握的部队,在明清战争中,便可根据情势的发展情况,做出必要的应对。

陆军驻大明总指挥、昭信校尉(上校)任茂勇建议,直接分兵两路攻略登莱和山东,一路出兵蓬莱,攻占登州、莱州、宁海州等地,席卷山东沿海地区;另一路,从高家港登陆,攻青州、淄川,威逼济南。

如此,便可使正在突飞猛进的明军感受到侧翼的威胁,而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可以给清军腾出更多时间,集结军队,以便阻击明军的继续推进。这样一来,可以适度地影响明清战争的进程,同时也能在占领地区收拢更多的人口资源。

而琉球舰队驻大明分舰队司令、明威将军(准将)曹新忠却提出另一个建议,集结所有部队,在海军的配合下,于老龙头登陆,攻占山海关,彻底截断清虏与辽东地区的联系。同时,联合云州镇,出兵夺占整个辽东,以便未来将该地区与永王镇州领地连成一片,提升他们割据自立的实力。

如此一来,即使大明统一了大陆,但其东北方仍旧会继续存在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对整个京津河北地区构成致命的威胁。

陆军的方案,意味着齐国将直接插手并干涉大明正在进行的北伐战争,甚至不排除有与大明会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但实际的好处就是,齐国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肆收拢移民和征集各类物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迟滞大明的攻势,延缓统一的进程。

而海军的方案,虽然可以使云州在很大概率上夺取孤立无援的辽东地区,却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加速清虏的败亡速度,促使大明快速的击败清虏,继而统一全国。

陆军想要将事情搞大,以便可以借此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并迫使内阁和军部增加陆军兵力。

海军想趁着这次明清大战之际,想提前为云州镇谋取辽东,将整个东北地区纳入齐国势力范围内,然后再借助周边若干海上据点,就可以遏制和影响统一后的大明,即使不能建立以齐国为主导的远东地区安全和经济秩序,那也要最低限度维持齐国在大明境内的移民和商贸利益。

陆军和海军双方就选择何种行动方案争执不休,都想极力说服各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积极应对。在这种情势下,能做出决断的人本应该是琉球总管区大总管丘承度。但黄子加匆忙结束对日本的访问,赶到长山岛后,便立即成为齐国驻大明地区级别最高的官员,因而,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以及琉球总管区,皆暂时听从他的节制。

“除了这两种方案,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黄子加沉吟良久,眼睛扫了一圈在座的军民两政的官员和军官。他总觉得,这两份军事计划,好像忽略了什么问题,令他有些隐隐不安。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我们什么都不做,继续等待。”总参谋部驻大明参谋团负责人、昭信校尉(上校)石广汉开口说道:“我们只是利用此次明清大战之际,趁机加大难民收集规模,作为后续移民储备。”

“什么都不做?”黄子加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若不提前做出规划和布局,岂不是有些不符合我们齐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