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吕宋各方的谋划(第2/3页)

凭借充裕的金银,卫国不仅陆续从齐国采购了十多艘退役战舰,建立了一支规模达一千八百人的全火器部队,还通过人口买卖的方式,极速扩大从大明的移民规模。在不到数年时间里,将国内人口从不到二十万,增加至三十万。

有钱,有人,还有不弱的武力,卫国上下便有了想扩充地盘的欲望。若是不趁着开国之初具有的强烈进取心,并且还有齐国多方扶持的情势下,多开拓一些领土,那么待以后子孙懦弱无能想要败家的话,起码手里的资本也能厚实一点不是。

当然,包括卫国公程光银在内的诸多卫国主政者的野心也仅止于扩张一些领土,并不敢生出任何挑战齐国地区霸权的心思。不说齐国在本地区拥有的强大海军实力,就是他们在吕宋据有的绝对经济控制力,也使得卫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全面依附齐国外,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也受齐国几家大商社所掌控。

卫国境内有大量的天然蕉麻、龙脑香,以及乌木、檀木名贵木材等资源,沿海水产资源更是丰富。再加上拥有火山灰覆盖的广阔肥沃农田,卫国的三十多万民众,日子倒是过得比大明富足而安逸。当然,这种美好生活,也仅限于以汉人为主的国民。那些那些愚笨而又懒惰的土人,在卫国的刀枪和皮鞭监督下,均沦为众多种植园和矿山里的奴隶。

没错,跟齐国一样,那些吕宋土人是不算卫国正式臣民的,而且还因为在二十多年前,在西班牙人怂恿下曾屠杀过吕宋明人。故而,所有被征服和掳掠的吕宋土人都被官方贬为奴隶,为卫国的发展建设,要牛马一生。当然,部分土人年轻妇人在许给移民后,地位和待遇会稍有提高。

卫国想撺掇齐国一起攻掠棉兰老岛上的几个真神教素丹王国,除了想扩展地盘外,还有就是想掠夺更多的奴隶,以增加国中的劳动力,加大领地的开发力度。

——

6月25日,吕中岛,汝宁堡(今菲律宾宿务市)。

“4月15日,大明赣王、东路军主帅李定国抛下所有后勤和辎重,率轻兵八千余急驰数昼夜,突然杀至济宁,大破清虏,俘杀清军一万二千余,清军败退至济南,历时数月的济宁之围遂解。”

“5月2日,我齐国陆军联合云州镇,于昌黎设伏,毙清虏八旗骑兵三千余,余者溃往遵化州,不复再战之力。”

“5月12日,清虏登莱地方官员和驻防绿营集体剪辫异帜,宣布反清归明。5月20日,明军五千余军队,在夷洲水师的配合下,于蓬莱港登陆,与陆续汇聚于济宁的明军主力,对山东清军形成夹击之势。”

“5月14日,明军西路军主帅王自奇出偏师攻破武关,从东南方杀入关中,清虏秦岭防线随即瓦解,四万余明军越过秦岭,向关中纵深突进,清军被迫退至蓝田、咸阳一线,节节抵抗。”

“5月22日,云州镇一部三千余,在辽东半岛的金州登陆,缓缓向北攻击前进。”

“……”

齐国吕宋总管区大总管鲁尚平放下来自大明的情报简报,然后端起桌上的茶杯,吹了吹杯缘的茶末,惬意地喝了一口。

这大陆的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清虏败亡时间已进入倒计时。只要明军在后续的战场上不再犯下任何低级错误,凭借其强大的后勤,稳扎稳打,再加上我齐国和云州镇万余军队于侧后袭扰其后方,清虏必然难以继续支撑下去。

若是清虏知机,果决放弃河北、京津,然后迅速集结大军,打通辽西走廊,收复山海关,说不定还能在入冬前安然退入辽东。如此,便可恢复至清虏入关前的态势,与明军对峙辽西。

可若是清虏拼死挣扎,非要在河北、京师等地,与明军决一死战。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在各方势力的联合进攻下,顾此失彼,最终可能会全部覆没于关内。那么,此后不论是辽东,还是漠南,在失去了满蒙八旗主力后,未来都将是明军唾手可得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