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争的热情(第2/4页)

这所有的一切,几乎将莫卧儿帝国的国库消耗殆尽,以至于帝国财政已处于入不敷出之境地。

所有人都知道,莫卧儿帝国非常缺钱了,政府已经开始在国内加大征收非真神教信徒的人头税,甚至没收和拆毁了数十上百座印度教神庙,以补充帝国虚弱的财政收入。

但将搜刮钱财的手段用到齐国身上,将莫卧尔帝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逼得一退再退,这吃相也忒难看了!

俗话说,捏柿子要捡软的,欺负人要挑老实的。可莫卧尔帝国倒好,宰人,尽捡个头大的、挑身体肥的,逮着我们齐国使劲撸。

要知道,在整个印度洋地区,我齐国的海上力量要说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你们莫卧儿帝国真的以为我齐国是好惹的吗?

本来在两三年前,齐国就针对莫卧儿帝国制定了系列攻击方案,准备对它发起一场规模有限的军事打击,迫使其解除对齐国商品的各项贸易歧视禁令,并扩大市场开放程度。

但好巧不巧的是,日本德川幕府在大坂制造了“福山号”事件,引得皇帝陛下震怒,随即下令对日本发起了一场惩罚性的战争。

如今,两年过去了,齐国终于腾出手来,可以认真对付莫卧儿帝国了。

不过,说来也奇怪,在针对与莫卧儿帝国战争时,相较于内阁政府和军方的审慎,皇帝陛下却显得比较“迷之自信”,甚至对莫卧儿人表现出一丝蔑视。据太初宫里传来的未经证实的消息,陛下似乎极度瞧不起莫卧儿人,还戏谑地称他们为“阿三”。

虽然不知道“阿三”是个什么意思,但陛下表现出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也着实让内阁和军方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要知道,莫卧儿帝国可是一个拥有亿万人口的世界大国,军队人数也是数以百万计。我齐国虽然海上力量强横无比,陆军也是战无不胜,但若以区区七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悍然侵入这么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帝国,而且还是跨越万里海路的长途远征,那还是相当有压力的。

但国内工商界群情汹汹,一致要求对莫卧尔帝国喊打喊杀,给予其严厉的军事打击,让对方纠正不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哦,不是,应该是对我齐国的不合理贸易政策。而皇帝陛下又对莫卧尔帝国表现出这种蔑视态度,若是内阁和军方在这场即将面临的战事中一旦表现拙劣,那必然会让陛下难堪,国内百姓失望。

于是,内阁为了能确保对莫卧儿帝国战争的顺利推进,除了拨款五百万战争经费外,还专门在国内另外发行了五百万的三年期特别国债,凑足了一千万汉洲银元,再加上孟加拉商社、印度商社,以及波斯商社三家“赞助”的近三百万汉洲银元,总计战争花费将高达一千三百万。这笔费用超过对日战争期间花费金额的一倍还多,创齐国四十年历史之最。

海军方面,除了征调印度舰队二十余艘战舰外,还从本土舰队、威远舰队,抽调了十五艘战舰,加上随行的武装运输船和补给船,预计出动作战舰只四十二艘。当然,根据战事的发展和战场的需要,活跃在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红海地区的众多民间武装商船,亦会随时被远征舰队征用,参与对莫卧儿帝国的战斗。

至于陆军,更是集结动员了十四个陆战营,三个炮兵营,两个骑兵营,七千六百余官兵。另外,还征召卫国、吕宋、苏禄、顺国、占城、河仙六个藩属国兵力八千五百余,以及马打兰、日惹、马都拉、布拉姆邦、万丹、占碑等南洋保护国土人仆从军队六千七百余,总计登陆作战部队达两万两千余。

若是再加上孟加拉商社和印度商社于当地的武装护卫,以及齐国控制下的柯钦、丘隆、科泽科德三个印度土邦的仆从军,总兵力可能会突破三万人,创下齐国历年战争中出动军力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