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争的热情(第3/4页)

当然,齐国动员如此规模的军队,并不是要打一场征服莫卧儿帝国的战争,更不是要一举灭亡这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南亚霸主,而是要让对方认识到,在整个印度洋地区,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谁才是地区秩序的主导者。

尽管,你莫卧儿帝国此时风头正盛,在帝国皇帝奥朗则布的领导下,将帝国领土扩张到极致,远超历代帝王,堪称大帝。

但是,你莫卧儿帝国却在贸易事务上,总跟我齐国过不去,一意为难我齐国商人和商品,各项贸易禁令和措施也显得极具侮辱性和挑衅性。

既如此,那可莫怪我大齐帝国据此发起强硬而猛烈地全面报复。

而为了应对这场战争,军方抛出的高达千万的战备物资采购,在国内工商界也引发了剧烈地震动,无数的工厂和商社,瞪着嗜血的目光,疯狂争夺各类军需订单。军火、被服、药品、甲具、酒类、罐头、船具……,以及上下游延伸的各类原材料、包装、组合及运输,让整个国内蓬勃发展工商业仿佛又被加了一把火,猛烈地“燃烧”起来。

看着工厂里隆隆作响的机器,忙忙碌碌的工人,无数下线的工业制成品,一枚枚进项的汉洲银元,众多工厂主甚至会在内心深处不无恶意地期盼着,齐国与莫卧儿帝国的战争最好能打上个三五年,如此,源源不断的政府和军方订单将会让大家吃得盆满钵满。

哦,我齐国会不会战败?

那是不可能的!

想我齐国建立至今已有四十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或跟欧洲夷人,或跟南洋的土邦王国,或跟大陆上的清虏,甚至两年前攻伐日本,期间即使偶有小挫,但我齐国都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至于此次要攻打的莫卧儿帝国,虽说块头稍微大了一点,人口和军队也更多了一点,但国中上下无人会怀疑齐国军队会遭到严重的失利,全都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而对这次战争的回报,国内商人阶层和市民更是极具期待。打日本这么一个弹丸小国,战场“缴获”加赔款,政府获得了千万汉洲银元的进项。

而莫卧儿帝国向来以富庶而闻名世界,这场仗打下来,我齐国最后要是弄不回来五千万汉洲银元收益回来,那绝对可以说是赔本的“买卖”!

国内民众对这场战争的热情,从政府发行的五百万特别国债销售火爆场面就能看出。五月初国债开售,短短半个月就已被国内民众全部抢购一空。毕竟,百分之八的债券利息,可比三年期的银行存款利息高出一个点,而且,流通性也更为便利,自然赢得众多商人和市民青睐。

无论是来自神州大陆的文人学者,还是中原朝廷的官员使者,甚至那些来自欧洲诸国的冒险家和殖民商人,对于齐国数十年来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却对国内经济和民生始终没有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都感到非常不解。

要知道,从古至今,战争从未停止过。但是不管在远古,还是在这个时期,战争都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事。因为战争,将国家拖垮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大明,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哦,还有现在已被打得半死的荷兰。

因此,华夏文化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警句,“国虽大,好战必亡”。

但是齐国却是一个特例,从登陆汉洲初立基业时,便频繁地发起战争,或者被卷入战争。截止到到现在,齐国参与或者发起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争,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齐国从建立之后,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为什么在别的国家打仗会劳民伤财,而齐国却越打越强,越打越有钱?

盖因,齐国除了西班牙入侵和第一次汉荷战争是被迫卷入其中外,其他所有主动发起战争,都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即,不打无把握和无利益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