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太穷了!(第3/4页)

“河边可有什么异动?”

院子里,数十名明军官兵正在围着一团篝火用餐,一名排长见野村润一等人进来,斜着眼睛瞄了瞄他们。

“回长官,河边没有……任何……异动。”野村润一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话,腰身一躬,大声地报告。

“嗯,先喝口酒暖暖身子吧。”那名排长抓起身边的一个小酒壶,丢给野村润一。

“谢长官!”野村润一接过酒壶,感激涕零,朝那名排长重重鞠了一个躬。

“吃了午饭,好生休整半日。”那名排长笑眯眯地看着野村润一等几名被征召而来的轮值乡兵,“今晚,跟着我们到河对岸走一遭。”

“啊?……”野村润一闻言,愣愣地看着那名排长。

“对岸的那处哨所太碍眼了。”那名排长站起身来,扭了扭脖颈,脸上带着一丝狞笑,“今晚,我们去将它拔了。届时,一个个都机灵一点,勿要放走任何一个敌人!”

“……是!”野村润一听了,不由一阵心慌。

怎么,这是要故意挑起事端,制造冲突,准备要打仗了吗?

……

12月26日,大坂。

鸿池隆雄亲切地将两名齐国商人送出门外,并亲手替客人拉开车门,送上马车。

作为大坂城中最为有名的货币兑换商(高利贷),鸿池隆雄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为,他凭借雄厚的资本,不仅给无数的商人和农村发放高利贷,而且还敢给予那些陷入财政危机的大名发放贷款。他还将资本投放在自己开发的河内大和川流域的新田开发上,一举迈入大地主阶层。

两年前,齐日战争结束,在不到一年时间,这座遭到战火破坏的城市,便迅速恢复了曾经的繁华。而且,大坂作为五大开埠之一的城市,随着众多齐国商人和商品的涌入,经济繁荣,商业活跃,更甚往昔。

作为一个嗅觉敏锐,充满商业头脑的鸿池隆雄,立刻抓住机会,第一时间靠向了齐国人,取得了齐国商品在大坂的代理权,然后通过数十年间鸿池家营造的商业网络,将齐国商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铺向整个京畿地区。

高档的棉布、精巧的钟表、晶透的玻璃、名贵的瓷器、柔顺的皮毛,无不深受皇家公卿和大名的喜爱,蔗糖、茶叶、五金工具、蜜酒、纸张、各类罐头制品,也得到无数的武士的欢迎。

短短两年时间,齐日之间的贸易额,从战前的不到三百万汉洲银元,急剧飙升至六百多万汉洲银元。相应的,大量的白银和铜钱,不断地从日本流出,使得国内贵金属存量本就日益减少的德川幕府,更是有些雪上加霜。

其实,以齐国秉持的贸易原则,并不是想极力的追求完全的入超。但问题是,贫瘠落后的日本,空有千万人口,却没什么像样的出口物资。嗯,硫磺应该算一种,另外还有铜、铁,樟脑,扇子,伞等纸制品以及麦粉等。

但这些东西相对齐国商品而言,就显得价值极低,虽然齐国购买量足够大,但仍旧无法弥补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大量出超。

甚至有些悲观的商人预言,齐国虽然通过一场战争打开了日本的贸易窗口,破除了幕府的贸易禁令,但这种非常完全不对等的贸易活动,可能不会持久。当两国的贸易额达到最高点后,便会不可抑制地极度萎缩,最终可能会维持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日本,太穷了!

不仅是底层百姓的整体穷困,而且那些身为上层阶级的公卿大名,口袋也没多少个大子,差不多一大半的藩国,或者已陷入财政危机,或者正在步入财政危机。

就连德川幕府,在财政方面也不是很宽裕。为了每年支付齐国的赔款,那是对直辖领地内的百姓加大了压榨力度。有时候,还不要脸地以各种理由,剥夺和没收地方藩国的石高,以为应对困顿穷弊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