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海军的雄心(第2/4页)

“利用海洋的便利,可以为我大齐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如此,方能使国家走向长期的繁荣富强。海上贸易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嗯,也就是会有众多的竞争者和破坏者,这就必须迫使我们大齐建立和发展海权来控制海洋。”

“海权,不仅包括使用武力控制海洋,以及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扩大,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罗守勋顿了顿,端着茶杯,轻轻地品啄一口,然后继续说道:“为了保障我大齐拥有绝对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控制权,我们不仅要拥有更多的作战舰船,还要建设与之相应的诸多海外基地、港口设施。”

“诸位,我大齐是一个正在步入工业化的国家,更是一个以贸易立国的海洋国家。这就必须让我们掌握必要的制海权,必须具备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这支海上力量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它不仅仅只包含我们的海军舰队和星罗棋布的海外基地,还有国内的大量商船队、成熟的海运体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是经济因素和军事因素的综合体。”

“在和平时期,我们的海军承担了保护运输和贸易安全的任务,通过在各地部署海军,以扩大在这些地方的商业影响。在战争时期,海军力量的壮大、进攻性的增强,可以摧毁敌方的主力舰队,切断敌人的海上交通线,夺取贸易中转站、殖民地和活动基地,掌握制海权,达到破坏敌人贸易的目的。”

“在未来的战争中,我们海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消灭敌人的舰队,夺取制海权。但在战争还未发生时,我们海军的任务就是要对海上交通实行普遍的控制,即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手段对战略要点实现实际管控,这是一种控制制高点的战略。”

“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积极拓展殖民地和海上战略点,具有商业和军事上的双重意义,基地体系是殖民地和海上基地相结合的体系,是发展强大海上力量的基石。隶属于我大齐的殖民地可从外部为其海上力量提供最可靠的支持,还可以把殖民地作为海军基地,控制海上交通和贸易,从而控制和约束潜在竞争对手的经济活动范围。”

“我大齐独霸汉洲大陆,且濒临两大洋,对海上的掌控,是拥有绝佳的地缘优势和地理位置的。所以,我们大齐的最终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制霸印度洋,控扼太平洋,建立以我大齐主导的东方秩序,我们要的是整个海洋世界。”

“为此,我们齐国海军的发展战略,也将予以调整和改变。我们需要建立一支更为强大的海军,在面对欧洲主要海上强国时要处于一定的优势,而不是与之保持均势。所谓的海上优势是指,我们齐国海军必须有能力,而且让人看出我们有能力与世界上那些与我们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地区保持海上商业航线的畅通和航运安全。任何国家或者地方势力,都不能,甚至是不敢做出威胁我齐国海上利益的行为。”

罗守勋话音刚落,在座的高级将领们顿时沸腾了,为这激情而振奋人心的演讲欢呼,鼓掌,所有人都用力地拍着,掌声经久不息,在会议室里回响。

以副总长讲话的口气,似乎不想就军费预算与内阁和户部达成妥协,准备依旧坚持3000万的年度预算。作为陛下的小舅子,罗守勋或许能凭借这层亲近关系,取得陛下的支持,那自然可以顺利压服内阁,让户部乖乖按照军方列出的预算如数拨款。

“不过,我海军建设,也需照顾内阁诸部的不满情绪,体恤民生之艰难,精打细算,勿要浪费国帑一丝一毫。”待会议室的氛围逐渐平静下来,罗守勋微笑着说道:“所以,在新年之际将诸位召来,就是想让大家再议一议,看看哪些地方能省省,给陛下和内阁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