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海军的雄心(第3/4页)

陆军部长兼总司令、骠骑将军(上将)牛虎闻言,眼睛微微地咪了起来。

刚才这位军部副总长一个劲地宣扬海军的重要性,但对他们陆军的发展建设是一个字都没提,他便有些警觉起来。很显然,罗守勋的屁股已经歪得不是一点两点。再加上他兼任的海军部长之职,在军费分配上,天然就会向着海军倾斜。

怎么,让大家再议一议,该不会又要砍陆军的军费预算吧?

“我海军专属基地共有42处,其中位于汉洲本土有14处,海外直辖领地有18处,海外属地有10处。”罗守勋翻开预算报告,看了半响,然后抬头说道:“这其中有多达17处由我海军控制和管理的基地需要新建或者翻新、扩建,耗费资金两百二十多万元。你们认为,哪些需要暂缓,哪些需要取消,或者哪些需要转交给民政、商社,让他们出钱进行建设?”

“整个东州总督区几乎不存在任何外来势力入侵的风险,可以酌情取消和暂缓几处海军基地的建设。”海军本土舰队司令、镇国将军(中将)何宗源见罗守勋目视于他,只能无奈地开口说道:“东州分舰队可继续沿用寿昌(今新西兰北岛奥克兰市)、华阳(今新西兰南岛达尼丁市)两地民港,天堂岛(今塔希提岛)、长乐岛(斐济维提岛)、夸父岛普宁港(新喀里多尼亚岛努美阿市)等几处海军基地,也可暂缓扩建。”

“……威远地区几处离岛海军基地也可暂缓修建。”

“……位于苏门答腊岛上两处规划的军港利用率较低,可予以取消。”

“……位于北岭半岛(勘察加半岛)上的敦化堡(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市)海军基地,可考虑转交给云州商社经营,可省却大量的建设费用和人员管理费。”

“……红海地区的几座港口和基地,可以考虑让奥斯曼商社接过去,想必能更加经济划算一点。”

“……”

“如此甚好!”罗守勋满意地点点头,“砍掉了这些海军基地和港口的建设项目后,便可省下来……,嗯,足足省下来九十多万元。不过,大家再议议,看看哪里还能省出一点预算出来。”

“计划中的官兵薪饷增加,是不是可以暂缓。”军需部长、广威将军(少将)姚茂文突然开口说道:“要知道,我齐国官兵的薪饷不仅远远超过秦国等东方国家,更是比欧洲国家的官兵待遇高出一大截。这薪饷再增加,很有可能会超过国内大部分商船水手的薪资。”

齐国的军官不论,其收入一般会超出普通工人的数倍,而普通的士兵收入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国民平均收入线以上。第一年入伍的列兵,每月的薪饷是五块,到了第二年,成为一等兵时,薪饷会增加到七块。

而到了士官,随着年限的增长,薪饷会超过十块以上,甚至会达到军官水平。更不要说,出外作战还有海外津贴和各类作战补贴,战场上还有大量缴获,使得齐国官兵的薪饷远超世界所有国家的军队水平。

这个时期,不论是神州大陆,还是欧陆诸国,乃至孤悬海上的英格兰,除了军官可以享受到“乡绅”待遇,普通士兵的处境是非常糟糕的。

比如,英国的海军军官一般由大量的乡绅子弟担任,形成了英国海军特有的门第制度。英国王室也经常给海战中表现优异的军官授予骑士和从男爵爵位,让海军军官中贵族绅士的比例远超陆军,海军军官人人都以绅士自居。这些海军绅士们退役后往往能在地方上购买庄园,成为乡绅自治制度的受益者。

和海军军官人生赢家的待遇相比,海军的水兵就悲惨多了,而这些恰恰是由于他们的长官刻意造成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英国水兵的工资只有商船水手工资的三分之一,对于老海狗来说毫无吸引力。另外商船的工资都是当场兑付,而海军的传统是扣除一半,甚至还要常年累月的拖欠,形成了海军“留钱则留人”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