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房地产”的春天(第2/4页)

“……”王冠林听到这番近乎斥责的话语,面色涨得通红。

“你们下去后,需细细评估,多方衡量,将正在进行的几项重要工程,能延后的就延后,能暂停的则立即停止,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租赁房屋的建设上面来。”尹履安直接吩咐道:“另外,建业城可多召集一些有意投资房屋建设的商人,可以给予他们部分优惠政策,鼓励其大力建设普惠性质的民用住宅,投放市场,以满足日益增长居民住房需求。”

“需知,建业凭借发达的工商业,繁盛的市场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出国内许多的薪酬水平,每年的人口吸纳效应,非其他地区可比。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建业城的人口规模将会出现持续且快速增加的趋势。而身为本地父母官员,未能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对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一番着力改善,对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进行有效应对,那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下官……受教了。”王冠林羞愤不已,但在尹履安的威势下,只能唯唯应诺。

“凡财用于国则奢,于家则俭,人之病也!”坐在马车上,回头又看了一眼狼藉的火灾场地,尹履安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王氏子弟,为了贪图耀眼的政绩,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声名,竟然丝毫不顾民间疾苦,尽搞出一些浩大工程和世间奇观,让人引以膜拜。

也不知何时,我齐国也开始崇尚奢华和炫耀之风。若任其发展,与国、与民何益,要是因此动摇了国之根基,此诚危矣!

……

在很多外国到访者的眼中,齐国给他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工业极其发达,城市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工厂,无数高耸的烟囱不断向外喷吐着浓烟,工厂里的机器整日轰鸣着,铁路上、公路上,以及浩瀚的大洋上,到处都运载着工厂生产的各种工业制成品。

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齐国一个最为重要的行业——建筑业。早在四十多年前,齐国尚未建国时,他们就凭借发明的水泥材料,修建了许多坚不可摧的堡垒,整齐而又漂亮的城市。

在早期,齐国除了成立工业研究院和皇家科学院外,还成立了一个比较知名的研究机构——皇家建筑研究院。皇帝陛下曾亲自主持并教授各种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相关操作流程,这对齐国的建筑业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业核心城区,就有一道周长达五公里、墙高八到十米的巍峨城墙,在四十多年前,曾让侵入的西班牙军队望之而绝望不已。

乾武十七年(1659年),齐国在小门岛(今澳洲北部巴瑟斯特岛)修建了一座高达72米的灯塔,成为东方第一高度的灯塔。

汉兴五年(1675年),齐国又在建业港修建了一座登陆纪念碑,高度更是达135米,将此前小门岛灯塔保持的高度足足提高了60多米。

而建业城目前正在施工的千层塔,是仿北魏时期洛阳永宁寺塔样式建造,但高度却比要比它超出三十多米,达168米。建成后,它将又一次刷新建业城上空的天际线。

不过,这座千层塔在刚刚搭建了地基未多久,突然被官方叫停了,大量的施工人员和工程匠人则被转移到新的建筑工地。

陆祥忠挥舞着铁镐,沿着工程匠人画出的线,奋力地刨着坚硬的地面。在他身后,工友张和荣则端着铁锨将他刨松的泥土铲出,堆砌在旁边。

“这地基就挖这么点深,估计这房子也建得不高。”张和荣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柱着铁锹说道。

“两层高的公共租赁屋,哪需要挖太深的地基。”在旁边推着手推车转运泥土的工人说道:“十几天前,这里可是燃了一把大火,烧了几百栋屋子,还死了好多人。上头的官人们便将这片土地都给收了回去,然后要兴建一批公共租赁屋,给那些没房子住的工人提供一个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