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6页)

“……近代以来,为了重修一书阁,就多了一条规矩。”

“凡大学问者,或者于世有大成就者,都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再盖一层,放置阁中没有的藏书,”文化局局长解释道:“所以楼越修越高,书也越放越多,一书阁的声名也越来越旺。”

沈呦呦几乎一眼就爱上了这里,她等局长说完,就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小跳步进去。

沈年没得及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的白袜子直接踩在了地上,随后他惊愕地发现,洁白的袜子并未变脏,这木质的地板上竟然没有一丝尘灰。

“一书阁入阁要求很严苛,”季知桢也在脱鞋,边脱边解释道:“而且为了更好地保护藏书,有专门的机器人进行清洁。”

沈年懂了:要不是有呦呦和节目组,单凭他们两个,估计根本进不来。

于是他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情摆好鞋,小心翼翼地迈了进去。

一书阁一二层是日常会对外开放的展馆,据说摆放的都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孤本,它们被谨慎地保护在玻璃内,有些能明显地看出烧过,有些甚至有被撕毁的痕迹,看得人一阵心悸。

沈呦呦就像个掉进米缸的小老鼠,她踮着脚尖往前,贪婪地扫过展馆中每一行字,文化局局长趁机凑上去,装作不经意地问道:“你想不想也在这上面加盖一层?”

小姑娘怔了足足半秒,才总算反应过来其中的意思,她的眉毛纠结成了麻花,既想拒绝又舍不得这根猫薄荷,好半会才扬起脑袋,仰视着文化局长,怯怯道:“我可以吗?”

文化局长大笑:“当然可以。”

“你才五岁,成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他诚恳道:“而且肉眼可见,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您愿意在上面加盖一层,一书阁也会因此再次名声大噪,甚至可能扬名海外。”

这是双赢。

沈呦呦足足纠结了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里,他们粗粗地走完了整个一书阁,楼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整个世界寂静得仿佛只有书籍。

就连沈年这种不爱学习之人,到了这里也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感到深深的惭愧。

无他,一本书的流传实在太不容易了。

它逃过无数次“藉裂以为枕,爇火以为炊”,又有可能遇到一场政治性的焚书、报复性地纵火,一切毁于一炬。

文化在这里又显得显得那么脆弱,以至于比起晋城的县令、澄江堰的郡守,这位一书阁的创始人,才是真正地在进行一场注定悲剧的战争。

在他之前,没有民间藏书成功者;在他之后,民间再无敢称“藏书家”之人。

【据说当年连皇室修书都需要来借阅一书阁中的书,民间藏书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怪不得华国文化能流传这么久,原来还有这样的守护者,我们玛萨拉国根本就没有这种人,甚至没有系统记录的历史,所有都乱七八糟的……】

【华国出了名的爱修史,但像玛萨拉国这样明明有条件完全不记录过往、每一天都得过且过的国家我也是第一次见……】

沈年也看到了这些弹幕,于是更觉惭愧,看着书都不困了,主动发出宣言:“回去我要好好学习。”

他有这么多书可以看,这么丰富的教育资源,怎么能就这样得过且过呢?岂不是跟玛萨拉国一样了?

“真的?!”沈呦呦本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修书阁,闻言双眸一亮,确认道。

“当然是真的,”沈年丝毫没意识到危机降临,毫不犹豫地点头,“回去我就参加成人自考,再读个音乐学院。”

“不用这么麻烦。”

小姑娘手一挥,豪气地道:“我可以直接给你请老师,让我想想,音乐可以找于羽姐姐的姑姑,听说她刚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