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4/6页)

倒是沈呦呦双眸一亮,跟季知桢对视一眼,两人都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恨不得立刻冲上去阅览一二。

“朱院士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非文人大家的修阁者,”文化局局长在旁边解释道:“他是主动找上我祖父的。”

“他说一座合格的藏书阁,应当海纳百川,君不见这么多藏书人,为何只有一书阁存活至今,正是因为我们老祖宗对所有书籍一视同仁,并不文人相轻。”

“而发展至今,偌大的一书阁竟然没有一本现代科学相关的书,而全都是文史哲,假以时日,很可能会如同曾经的无数藏书阁一样,销声匿迹。”

文化局局长声音轻缓,带着股书卷气,“我祖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祖宗规矩中加了一句——于世有大成就者,也可进行修缮。”

沈呦呦越听越激动,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倒是沈年听出了不对劲,“冒昧地问一句,您除了是文化局局长……”

“不才,”文化局局长一甩衣袖,不动声色,“一书阁第一百三十四位传人,张玉田。”

【好家伙,这个逼算是让他装到了。】

【前面那个科员好好学着,怪不得人家是局长呢!】

水利局的科员两行泪,沈呦呦则脚步轻快地走完了朱院士的这层,随后她跟季知桢对视一眼,下定了决心,“伯伯,我想再建一层。”

朱任毅修藏书阁毕竟已经是他年轻时候的事,世事变迁,尤其这几十年变得更快,以至于这里有许多书已经过时,还有许多新兴的发现并未藏于此。

因此沈呦呦决定修阁,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也想为这份传承出一份力。

文化局局长开心坏了,别看他表现得那么正经的模样,实则是沈呦呦的狂热爸爸粉,所以之前才会忍不住对沈年的不上进提出批判。

呦呦决定修阁、会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就算比赛结束了还可能会随时回来……

文化局局长心里的算盘算得飞快,他一口应下,并暗示其实他已经准备好了施工队。

沈呦呦:总觉得像是掉进了什么陷阱里。

不过她很快就无暇在意这件事,因为她发现,一书阁的第十二层,也就是目前的顶层,竟然是王老爷子修建的!

想起王老爷子推荐“一书阁”时佯装不在意的表情,沈呦呦不由有恍然大悟之感,同时有些哭笑不得。

“哇,”沈年第一反应是惊叹,“这里也是书阁?”

不怪他惊讶,实在是王老爷子不走寻常路,一整层的地面上绘制着一幅巨大的五行八卦图,书架在每一个圆圈的间隙层层排开,而正中间放了两个蒲团,乍一看非常震撼。

季知桢精准地评价道:“像证道之地。”

其余几人齐齐点头,不自觉屏住呼吸,一个个看过去,惊愕地发现老爷子竟然真的是按照八卦排的书,比如讲一本青铜器中礼器的史书,就被他放在“乾”的后面。

不得不说,这样分类的确很酷,但对于不懂五行八卦的人来说,找书都成了一种酷刑。

至少沈年待了几分钟,就觉得浑身上下爬满了蚂蚁,他宁愿立刻去学英语数学,也不愿在这待下去了。

他心有余悸地感叹:“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比外语什么的可怕多了!

沈呦呦则惊喜地发现留给自己的竟然是第十三层,她跟着文化局长走到边上去看,才发现这整栋楼竟然是用楔形嵌合而成,就像是一个巨型积木,怪不得能不断增高改建!

沈呦呦不由再一次感慨古人的智慧,这样一来,新建一层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她甚至有可能在离开宁省前看到初步成果。

一想到这,小姑娘再也等不及了,她甚至顾不得爸爸哀怨的眼神,火速拿出纸笔,与小伙伴、文化局局长及不知何时从哪冒出来的建筑师一起,探讨自己想要的楼层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