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半夜骤雨(第4/5页)

千代虽然是这方面的外行,但是若要谈论薗八、河东、一中、荻江等小调来,比起那些半桶水的艺妓强得多。她出生于一度十分奢华富有的某南画大师的家庭,从小就习惯了与画家、文人、优伶和艺妓的交往,她嫁到仓山家时已近二十岁,又生育了两个孩子,如今年纪已到三十五,然而当她梳着银杏髻外出购物时,仍时常被人错当作艺妓。千代的性情也像外表一样活泼年轻,从不计较小事,其落落大方的大气,与她丈夫南巢极为内向腼腆的性格恰好相反,这反倒使两人鱼水相和、琴瑟甚笃。

“千代,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尽,是去打探过了?”

“没去过。我有了解的理由,不过不能告诉你。”说完笑了笑,但一会儿又挪近南巢告诉他,傍晚时外出买东西回来,身后跑来两辆人力车,车夫在邻家门前停下放下车把。我觉得有点纳闷,不自觉地站定回头看去,只见车篷里走下濑川一丝,跟在他后面下车的是一位艺妓模样的气度不凡的成熟女人。“太棒了,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到这别墅来,没一个人知道……嗬嗬嗬嗬。”

“是啊,主意打得不错啊!据说滨村屋的濑川近来也挺有人气啊,哈哈哈哈。”

“吃不准到底是艺妓呢,还是什么地方的姨太太。”

“雨下得小多了,给我点上蜡灯,我去看看就回来。”

“那就劳驾了。”说完,千代马上起身,从走廊的壁橱里拿出六角纸罩蜡灯,并将它点亮。

“孩子们都睡了吧?”

“是啊,早就躺下了。”

“噢,那你也一起来吧,打灯笼的走前面。”

“你看,多巧啊,雨都停了。”千代穿上庭院木屐,先下到脱鞋用的石板上,她伸出拿着纸罩蜡灯的手,照亮脚下,“我这样子像不像戏里的丫环?嗬嗬嗬嗬。”

“夜里打着灯笼在院子里走的感觉不错吧。现在我的角色大概可以说是源氏十二段里的公子哥儿。不过,夫妇一起出动去邻居家窥探,从天而降的醋意啊!哈哈哈哈。”

“当心人家听到,你那么大声地笑!”

“唉,真可怜哪,还没死掉的蟋蟀都在叫呢。千代,那边走不过去,石榴树下总有积水,还是朝这边的百日红下面过吧。”

两人沿着踏脚石行走,一会儿就钻进矮树丛中,千代用一只衣袖遮挡蜡灯的亮光,屏住呼吸,而薗八的小调声戛然而止,走廊的纸槅门上只留下淡淡的灯光,屋内一片沉寂,既听不到说话声,也听不见一点儿笑声。

然而次日清晨居然是个十月小阳春的天气,雨后的晴空一片湛蓝,从潮湿的泥土地和长着青苔的木板屋顶上升腾起一丝丝的水汽。这回是濑川一丝从对面看到南巢正在梅花树根旁和点景石旁栽种中国水仙球,于是隔着篱笆打招呼:

“先生,先生,您还是那么用心啊!”南巢用粘满泥土的手摘下头上的旧帽子,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好久无缘相见了,什么时候过来的?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昨天出来玩玩顺便住下的,还没到府上向您问候呢。”

“难得见面,过来聊聊吧。内人也不时提到你。没关系的,两个人一起来吧……”南巢稍稍压低嗓门,“其实,昨天晚上真是让我大为感动呀,很动听的三弦琴啊!”

“您都听到了?那我得老老实实地告诉您。”

“务必让我拜见她一下。”

这时从走廊那头传来“大哥,你在哪儿呀”的喊声。

“先生,回头再慢慢和您聊,说起来我也正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呢!”濑川说着离开篱笆围墙,“什么事?我在这儿呢。”一边说一边朝喊声的方向走去。


(1) 即泷泽马琴(1767—1848),江户时代后期的通俗小说家。

(2) 尾崎红叶(1867—1903)、川上眉山(1869—1908)都是文学结社砚友社的同人。砚友社是一八八五年(明治十八年)以红叶为首成立的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机关杂志为《我乐多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