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6页)

“第二组吧,刚刚第二组的签被抽走了4个,就剩下两个第二组的名额了,第一组和第三组倒是都还有三四个。”

说话间,轮到周海波抽签了,周海波伸手从签盒里一摸,他心想的是,务必给他第二组的签,只剩下两个名额了,他拿到一个第二,总不能苏凉再抽到和他同组吧?

这样想着,他从签盒里拿出了自己摸到的签球,定睛一看——嘿,还真是第二组!看来他这次的运气不错!

很快,排在周海波后一位的苏凉也从签盒里抽出了他的半决赛签球,周海波就心情颇为放松地把自己的第二组签球亮给苏凉看:“我是第二组,你呢?第一组还是第三组?”

然后他就看到了,苏凉同样亮出来的签球上,明晃晃地写了个2字。

周海波:……

他傻,他觉得自己真的傻。

为什么在1秒钟之前,他还觉得第二组这个数字简直不能更好呢?现在申请重新抽签还能来得及吗?

于是,苏凉目睹了周海波一路上从紧张到放松话痨再到兴奋和呆滞的全过程。

苏凉觉得,这个叫周海波的选手,还挺好玩的。

其实虽然和苏凉的年代相差久远,但是苏凉也是听过周海波这个选手的名字的,只不过不是什么正面案例,而是个反例。

在那个案例里,周海波凭借着速度能力上的天赋,被一个省队征召入队,并且确实陆续在国内的一些比赛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只是还没等所有人对他报以更深切的期待时,一场亚洲区域的联赛上,凭借国内选拔赛上优异表现取得了赛事资格的周海波,在那一场亚洲区域的联赛上遇到了彼时刚刚在亚洲赛区扬名的崔昌熙与高在勇这两个少年天才选手。

一场联赛,将周海波的心态彻底打崩,哪怕回国之后省队的教练对他百般安抚调整,可是在国内赛周海波还能稳得住,一旦到了国际赛事上就心态崩盘,从此得到了一个怂王的外号,令无数冰迷对他恨铁不成钢。

苏凉以前也只是听过怂王这个外号,最初还没能跟周海波本人给挂上钩,直到今天他才想起来,‘怂王’的本名就是周海波。

不过对比起在他记忆中那个,因为被人嘲讽,最后好像年纪轻轻就因为成绩无法提升选择退役的‘怂王’来说,眼前的周海波明显要比单纯的‘怂王’两个字生动鲜活得多。

而且苏凉也觉得,就周海波的这个心态表现,昨天追逐赛心态崩盘,今天在预赛最后稳住状态。

好像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糟糕不可救药?

周海波正盯着手里的签球欲哭无泪呢,就觉得苏凉好像在看着自己:“啊?苏凉,你看我干嘛?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

苏凉沉默了两秒,平静摇头:“没有。”

这会儿,周海波的教练也赶到了抽签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海波,好样的!我就说你能行!”

周海波也挺开心,毕竟在今天比赛之前,他都还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真觉得自己这次1500米没什么指望了,结果破罐子破摔的结果还挺好,虽然只是小组第二和吊车尾递补晋级半决赛,但这也已经是个理想中的好成绩了。

周海波的俱乐部教练很是兴奋,这还是他第一次带出能在全国联赛的甲组进入半决赛的选手,也算是他们俱乐部的招牌成绩了。

教练先是对着周海波兴奋了一会儿,然后才注意到边上的人是苏凉,也很是感慨地跟苏凉打了个招呼。

“你好你好,久仰大名了!”

简单的招呼过后,教练看到苏凉手里的签球,这才想起来自己过来的目的:“海波,你抽到第几组了?”

周海波递出了手里的球给教练看。

“哦,第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