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6页)

……不对,等等,他刚刚看苏凉手里的球儿好像也写着个数字2?!

不是吧?

周海波眼见教练僵硬地看向苏凉,于是也干脆地点头:“我和苏凉又抽到了同组。”

教练:“……”

***

就周海波和苏凉又抽到同组的这个消息,没要多久冰迷们就知道了——因为在现场浇冰的空隙时间,现场的广播员就拿到了最终半决赛三个小组的分组名单,并且在广播之中宣读了最终的分组情况。

黄维和周围的冰迷们在第一遍听到半决赛第二组的分组名单时,都还愣了一下,怎么回事?怎么又在同一组里听见了周海波和苏凉这俩名字?

这不能够吧?周海波这运气,还真打算跟苏凉绑定到底了吗?

黄维边上的一个冰迷听完之后自己还以为听错了呢,结果跟周围的大家伙儿一聊——还真没错!

在场的不少人都没忍住笑了起来。

“不过算了,不管跟没跟苏凉一组,周海波应该也就到这为止了。”

刚刚的预赛里,周海波的那个无比消耗体能的领滑战术,要是只比一场的话还行,但是那才只是预赛,到了最后两圈的时候,其实明显已经可以看得出周海波的体能严重滑坡了,只不过最后他重新稳住了心态,而另外三名选手因为被苏凉的连续超越所震慑,又有苏凉和周海波过弯道时的‘绝妙配合’阻挡,失去了超越的先机,最后饮恨败北。

但到了半决赛中,则是另外的情况了。

体能不足的周海波势必无法继续保持先前的领滑战术,那么只能跟滑的情况下,首先他的体能储备不如其他选手,其次他的超越技术不如其他选手。

半决赛阶段,没有递补晋级这么一说了,就是各组前两名的选手直接晋级最后的决赛,也就是说,只有在半决赛中拿下前二的名次,周海波才能晋级。

而半决赛第二组的选手有谁呢?

苏凉、周海波这是不必说的,另外四名选手,尤建、张绍武、赵家勇、石文辉,这四名选手虽然不是国家队成员,但是也都是黑省和翼省省队的优秀选手——还没能进入省队的周海波,光从身份上就和这些选手差着一截儿呢。

“诶,不说周海波了,你们觉得苏凉能从张绍武他们几个手里拿到晋级决赛的名额吗?”

有冰迷发起了新的问题。

黄维这会儿也在思考这个呢。

3个半决赛组,统共18个半决赛选手,一共就只有6个最终晋级决赛的名额,每个选手都想进决赛,没有人会在半决赛的阶段划水,他们只会拼尽一切力争上游。

与这些比赛经验丰富的省队选手们相比,这些选手还有年龄和体能上的优势。

“年龄和体能怎么了?刚刚预赛的时候,最后的那个超越,你敢说现场除了苏凉之外有人能够做得那么丝滑?”

就在这些冰迷们谈到那些省队选手的年龄和体能优势时,就有人提起了苏凉那幽灵般的滑行。

“不说别的,苏凉那个滑行是真的像飘一样啊!我之前看刘耀武刘记的彩虹屁小论文,那会儿我还想不出在冰上‘飘’是个什么样的效果,结果刚刚看他超越的那一段滑行,感觉他跟冰面根本就没有摩擦力一样,忽地一下就上去了……”

“那可不?特别是那会儿前面周海波还加刀提速呢,感觉苏凉脚下好像都没动,结果愣是比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快。”

在场的冰迷们对于上一场预赛中苏凉的表现很是念念不忘,并且因此对苏凉的冰感和滑行效率有了诸多称赞。

黄维倒是想到了,苏凉大概就是凭借着这样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够以15岁的年纪,在一群成年选手之中傲然不败的吧?

选手们在冰面上的一些技术,虽然说起来好像就是‘人家都会,你为什么不能学学人家?指定都能学!’,但是黄维偶尔也听冰雪王国里的一些大佬提到过,运动员的滑行姿势和技术,其实跟运动员的身体天赋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