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第3/8页)

“我出钱,出地方,反过来还被她骂乡下人。”

展翔对着张老太说起这事,愤愤不平。张老太是第一个客人。其实也不叫客人,冯晓琴搀着手领她进来,椅子上一坐,“我年轻时做过会计,可以帮你们管账。”老太一脸正色。展翔有些蒙。冯晓琴竟真的拿个簿子出来,往她面前一摊,“交给你了。”张老太又问:“生意呢,没生意让我记什么?”冯晓琴道:“没生意,你就随便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张老太眼珠转几下,低下头,在簿子上一笔一画地写道:“今朝太阳不错,等下问问张卫国,要不要出去兜兜。”冯晓琴见了道:“你这样不对,还没工作呢,就想着出去兜。”张老太并不听她说话,自顾自地发呆,一拍脑袋,又加上:“大衣也要拿出来晒晒。”

张老头是按天数付钱。本来规定是一个月一交,请假必须提前24小时提出,否则不予退款。但冯晓琴说,张老太不一样,“来一天算一天,试营业呀,阿婆是我的活广告。”价格也打了八折。除了张老太,还有3号里翻垃圾的周老太,她儿子儿媳实在吃不消了,宁可出点钱,也要把她安顿好,免得被人戳脊梁骨。她儿子在一家国营企业当主管,一张脸黑里泛红,还余些庄稼人模样。孙子倒是生得粉妆玉琢。真要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罢了,愈是出身那样,便愈是要面子,最怕人家翻老底,说一声“难怪”。老娘那双手,外头翻垃圾,回家再做饭带孩子,想着便难受。也是铁了心了,非把老人家拗过来不可。

头一批大约五六个老人,有男有女。刚开张便有这成绩,已比想象中好了。到底不是买米买油,要观念跟上,也要手头捻得开。钞票统共那几张,花在小孩身上,再怎样都舍得。老人就未必肯了。价格方面,冯晓琴与展翔盘算过,前期倒也不为赚钱,口碑更要紧。便是每天都来,也不比外面敬老院更贵。何况离家近,灵活,又知根知底。早上送过来,晚上再接回去。不用担心吃饭和安全问题。餐食都是附近的本帮菜馆订的,关照老板,味道好,更要干净。下午有点心,水果面包牛奶,也保证新鲜。桌角墙角都贴上防撞条,小孩用的那种。老人说到底就是老小孩,谨慎些总是不错。除了安全,到底比家里更有意思。电视机、麻将桌、健身房、书报区……几只iPad联网“斗地主”。还有卡拉OK。画板也有,水彩笔、毛笔,想涂鸦或是练字,悉听尊便。钢琴也买了一架,摆在门厅,既是撑场面,也是实用,便是不会弹,上去摆弄两下,嘻嘻哈哈也是好的。老人也喜欢新事物,中意热闹。每天下午两点,还有按摩师过来,经络疏通或是肩颈理疗。与史老板那边合作,只收老人一半价格,另一半“不晚”贴。史胖子说展翔:“学雷锋啊,三月五号早过了。”展翔道:“眼光放远,别老盯着那些蝇头小利。”史胖子嘿的一声,“我晓得你的心思,私人开养老院,所得税和营业税都免征,挂羊头卖狗肉,钻政策空子。你小子不声不响,做事野豁豁。”展翔摇头叹息:“坏料就喜欢把人往坏处想,一点办法没有。”史胖子又问:“——冯晓琴现在是老板娘了?”展翔手里一团纸巾扔过去,“少放屁!”

政策规定,要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相关证书都要齐全。三千金的妈妈,已经哭哭啼啼准备回乡了,被展翔一通电话叫回来。还当自己听错了。“再去考个营养师证,”展翔关照她,“越快越好。”又问她男人,“回老家准备做点啥?”男人怔了怔,“打杂,卖苦力,什么都干。总不能让三个丫头没饭吃。”口气兀自有些硬邦邦。展翔道:“一样打杂,就来我这边吧。白云公寓有套一室一厅,你们搬过去,房租就算了,工资别指望高。看情况要是好,后面给你们补上,要是不好,你就再滚回老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