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章合一(第5/8页)

“我们就以六角机床为例,如果一种零件,普通的六角加工需要300个工时,而代替它的350型数控机床需要95个工时,那么我们就能算出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是普通机床的3.15倍。”

“可是我们要知道,计算机是要编码的,不同的零件需要编制不同的纸带,那么就要增加成本……”

许如意说着,就开始在会议室专门新放上的黑板上,开始写板书。

这里面涉及的内容极其复杂,有工时成本,有编码的人工成本和经济成本,有机器本身的成本,还有时间成本,仓管成本,报废成本……

洋洋洒洒,许如意却是连书本也不看看,说的写的头头是道。

本来只有一组的人在看她,但很快,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

当她算完给出了加工量不同果然不是最好的配置就最省事省力省钱后,刚刚对许如意说相互聊聊都默不作声的人,这会儿忍不住地,都鼓起了掌。

刚刚许如意说自己是这个方案的提出者,大家已经觉得她很强了,但是这一手一露,是个人都知道,眼前这位许顾问,那不是一般的强。

这些东西,即便他们知道,可因为了解的少,很难做出相关论证,可她却全都懂!

任晓友和齐丰年可是进出口管理处的,常年跟外商打交道的,这会儿眼睛都瞪大了,要是有这本事,能算出这个账目,我们还怎么可能老吃亏啊。

他俩相互看了一眼,是真想上前去问问,可周雄安的态度,让他俩没动脚。

倒是副组长高林已经直接走了过去,他原先只是因为胡厂长很推崇许如意,所以对她印象不错,但现在可是真佩服。

他问许如意这个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是不是每个设备都需要:“这也太好了!就是有些麻烦。”

许如意就说:“看着麻烦,但如果掌握了,也不是很难,不过是一些数据的组合而已。但是掌握了这个,我们买设备可就不走弯路了。”

“我记得浙东省给浙东汽车厂的发动机车间想要引进新设备,佩斯公司为他们设计了增补名录。”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足足购买了80多台数控机床,花费了上千万的外汇,那会儿东阳厂都羡慕坏了,他们要是有这个投入就好了。

高林立刻问:“这跟技术分析经济论证有什么关系?”

许如意就说:“因为经济不合理。你们可能不知道,在著名的汽车公司GS公司,生产同样产品的车间,只有两台五坐标加工中心,可他们足足给我们设计了九台。就不说其他的数控机床了。”

“这就导致,的确先进了,却又做不出更先进的产品,白花钱!”

这事儿可是第一次听说,他们从来没想过,先进了也是不对的。高林这会儿都觉得受到了重大的冲击,“你……你的意思是,我们根本就不用了换了,还不如老设备呢?”

许如意笑着说:“我可不是这意思。我的意思是,咱们花了多少钱,要花的值。同样的价钱,能生产的产品越先进越好,可是千万不要被他们迷惑,配上一堆没什么大用的好看机器。”

“这样,咱们这些外汇,才能不浪费。”

这话让高林顿时清明,他直接点头:“对,是这样的,不能只听他们说,我们要先进行论证,不合理不合算咱们就不要!”

他忍不住说:“许顾问,你今天这个讲课,讲的及时又正确,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希望你多讲多说,让我们这次改造不走弯路。”

高林为的是东阳厂的利益,满满一黑板的经济分析,代表了许如意在这方面无人可比,就算周雄安不满意许如意,他也不能这样。

许如意倒还是那个样:“如果有需要的,我会讲给大家,还是那句话,有需要我帮忙的,来问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