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挑战(第4/5页)

《女性回廊》总编辑接待樱田,与主编两人听着他的谈话,不禁感到血脉贲张。访客于来访前已告知此为秘密情报,希望能单独会面,其内容果真令人惊心动魄。

他听着这位以个人身份来访的访客娓娓道来,得知检警双方都对此名凶嫌束手无策,希望能以其他方法开启侦查契机,这便是他此行的目的。这不只是一般随便的“兜售情报”,显然是出自检察院内部分人士的有意操作。

由于做法是通过杂志报道举报目标人物,进而遭受对方控诉毁损名誉,总编辑无权定夺。

总编辑郑重其事地回答将与社长讨论后决定,请樱田先回,并表达个人希望合作的高度意愿,请他务必保密。对于这请求,樱田更是求之不得。

当晚,总编辑等着社长从大阪出差回来,又暗自指使主编整理过去与发型师佐山道夫相关的资料。公司数据库里存放着有关佐山的报道及照片等报纸杂志,一旦确定执行,势必需要更多参考数据,这些只是初步了解佐山道夫的基础。

他翻阅着资料,回想起遇害的离职员工枝村幸子。

枝村幸子是个自大、虚荣又令人厌恶的女人。仗着年资长便趾高气扬,不将编辑部的男人看在眼里,虽有才能,却更擅长忙里偷闲,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她瞧不起人,历任总编辑亦不堪其扰,不得已只好采取特别待遇。她的上班时间较总编辑晚,又早下班,在编辑会议上冷眼笑看他人提出的企划案,并于上班时间以访问作家为借口,溜出去玩耍。她的薪资高,前几任的总编辑看重枝村幸子常取得特殊题材或名人稿件(她当时也很尽力工作),特别加以提拔,后来那就成了她的基本薪资。

总编辑想起她辞职时闹出的那场风波,直到现在仍叫他愤愤不平,憎恶丝毫不减,只是耳闻她不幸遇害,还是不免油然生起怜悯之心。

访客递出检察事务官的名片以表明身份,由于总编辑尚未给予明确答复,也就没有进一步谈到具体内容,但他知道,在这协助救人免于冤罪的请求背后,存在着可信度极高的资料。樱田毕竟是检察院职员,即使以个人身份前来,也是受上层指示。

杂志销量肯定能因此一飞冲天,甚至加印。指控的对象是现今当红的顶尖发型师,在女性之间拥有广大的知名度,正是适合《女性回廊》的最佳题材。

他有正当的名义刊登这篇报道,公然在杂志上指出“杀害本杂志原编辑部员工的凶手”。

一是为了报仇,绝不是哗众取宠,“报仇”这行为本身在传统上就带有令人痛快又感动的特质。

不过,这只是个人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救出在牢里以泪洗面的良家百姓所唤起的正义感,这将深获读者共鸣。也可借由指出真凶,为可能于二审判处死刑的嫌疑犯复仇,甚至引发社会整体为无罪之人平反的舆论。

另一个名义是,严正批评以杀人罪嫌逮捕无辜人民的警察,将其起诉的检察官,以及于一审判决有罪的法官。国家权力欺压软弱的小老百姓,这残酷的行径势必会引起巨大的抗议声浪,严厉谴责警察无能,竟放任真凶逍遥法外。

接下来,《女性回廊》将引爆种种社会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可谓历史性事件,而且还是“独家报道”。

总编辑越想越迫不及待,紧急打了通电话到大阪,得知社长已经搭上新干线。他深信来访者提出的数据,具有相当高的准确度,已经决定好如何塑造被害人枝村幸子的形象。

本杂志原编辑部员工枝村幸子是位纯洁的女性。她才能出众,学识渊博,工作表现优异,且尽忠职守,受社内众人爱戴,在社外的名人之间更是广受好评,而且还是位单身的美人。她辞职时,无人不感到惋惜,一再挽留。如今,枝村幸子俨然成为社内年轻女编辑崇拜的对象,永远的偶像……总编辑决定不假他人之手,由自己亲自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