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2/4页)

“这话没错。”

“那我想,这样翻拍,真能拍出实地拍摄那样的效果来吗?”

“……”

“比如电视上播放的新闻画面,您不觉得它的画面比较模糊吗?翻拍电视画面,真能拍出那种效果吗?”

“黑崎君,”三原得意地笑了,“其实今天早晨我做了个实验,用的就是这卷胶卷。”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卷胶卷,“你能不能帮我把它冲出来看看?”

“您的动作可真快啊!”

“我这个人啊,一有主意就会付诸实践,坐也坐不住。”

“好,交给我吧。”

三十分钟后,黑崎鉴识技师来到三原的办公室,手上拿着个信封。

“三原警官,冲好了。”

“是吗,”三原等候已久,“谢谢,赶紧让我看看。”

技师拿出信封中的照片,摆在三原的办公桌上。

“拍出来是这样的啊……”

三原拿起照片端详了一会儿。照片上印着今天早上自己拍摄的电视画面。他当时使用的是普通镜头,果然把电视机的外框也拍进去了。

“颜色有些浅啊。”

三原用手边的便签纸挡住电视机外框,只露出电视机里的画面。色调比他想象的浅了不少。

“如何?”他抬头看了看站在身旁的技师,“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从电视画面翻拍的?”

“是的。您看这儿还能依稀看见画面上的横向条纹呢,一眼就瞧出来了。”技师遗憾地说道,“看来是不可能从电视上翻拍了。”

“是吗……”三原失落不已。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信封,“对了,这就是那个人拍的照片。”

信封里的照片,是用峰冈周一的底片冲印的。当时是另一位技师负责的,所以这还是黑崎第一次见到这些照片。

“这是实地拍摄的。”技师看了一眼,就下了判断。

“是吗?”三原抱起胳膊。

“能不能把底片给我看看?”

经三原允许,技师用指尖捏起一张底片。他凑近窗户,借着窗外的光线,从专家的视角鉴定着这张底片。

“三原警官,”他举着底片说道,“这是真家伙,不是从电影或电视上翻拍的。”

“是吗?”三原大失所望,但并没有完全绝望。

“从底片就能看出这是在实地拍摄的,绝对没错。”技师断言道。

“对了,”三原鼓起最后的勇气,“照你刚才的理论,那几张神事的照片,果然是他事先在胶卷上留出空位,后来再拍上去的吧?”

“也许吧。”技师观察得更仔细了,“而且还能看到这样做留下的痕迹。您看,底片的一端留有一条刮痕,虽然不是很明显。”

三原顺着技师的目光仔细看,胶片上果真留有刮擦的线条。

“这可能是卷回胶卷的时候留下的痕迹。”

“是吗?”

“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装胶卷时操作不慎,或是照相机本身的机械问题,都可能在胶卷上留下类似的痕迹。”

“唉,”这回三原可真是泄气了,“那就成不了证据了。”

“虽然成不了证据,但总比没有划痕强啊。至少它能佐证犯人的确可能将胶卷卷回去过。”

“可是,”三原说道,“即便确认他把胶卷卷回去过,可要是这八张照片真是实地拍摄的,那也没有任何意义啊,这划痕也当不了证据。”

“不过,觉得这是实地拍摄的照片,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罢了。”技师将底片还给了三原。

三原陷入了沉思。

黑崎是照相技术的专家,至少他比自己要懂行得多。

然而三原依然不愿放弃。即便专家已经作出了判断,他还是决心解开所有疑问。查案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