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2/7页)

从去年年初起,看守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全国刑务所共同的现象,网走刑务所也不例外。

战争开打以来,看守的出征人数快速增加,而且他们都是二三十岁、构成刑务所监控态势的骨干,所以损失颇大。司法省降低看守的招募标准努力补充看守力量,但应招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招募者的培训也是短期的,所以看守人员素质下降得更加明显。况且进入1943年后应征者锐减,辞职离去的人却增加了。在薪资方面,若在军需工厂工作,能获得两倍以上的收入,在粮食配给等方面也有特殊待遇。而在看守职业上,狱外劳务的监管和监舍内的夜间执勤都暴露在严寒之中,如果发生事故还有人身危险。执勤时间平均每天十四个小时左右,休息日每月只有一天,但因人员缺乏,这一天的休息日也大多需要出勤顶班。

与待遇如此恶劣的职场相比,人们还是喜欢在所有方面都待遇优厚的军需工厂里工作。辞职人员说起离职理由,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说:“看着犯人们吃的食物比我们丰富很多,真是受不了……”

看守长内野敬太郎曾经指挥犯人们开通了从网走町附近二岩到能取岬的军用道路,如今他负责监管在美幌的海军机场修整工地劳动的犯人们。工地现场设有监舍,排列着嵌有木栅栏的牢房,犯人们寄宿在那里从事劳务。每六十名犯人设为一个中队,内野作为第一中队长随数名看守一起承担监视任务。

过年后不久,他接到网走刑务所发来的指示,要他回所里。机场的修整工程还没有结束,所以他对这项命令感到很惊异。他把后事托付给部下后赶回久违了的所里。召他回去是受命在狱内执勤。内野问明原因后半天说不出话来。

负责被服和木工制作的第二、第三工厂在拐角的同一幢楼房内,那里有两百名重刑犯在劳动。负责监管的看守在第二、第三工厂的一端各安排一个人,在两家工厂的接壤处中间位置安排两个人,共计有四名看守。但因为看守的出征、辞职而无法定岗定编,说是希望内野一个人进行监管。一名看守能监管狱外劳务犯人的人数是七人左右,在刑务所内的工厂当然要监管更多的犯人。尽管如此,在有两百名犯人劳动的工厂里只有四名看守,压力太大。即便内野是优秀的看守部长,要独自承担监管任务,这也是超出了常规的。

内野对狱内看守人数锐减再次感到惊讶。体力强健的看守极少,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人。犯人们摄取充足的食物,体格健壮,看守这边则相形见绌得多。万一发生骚乱,看守们立即就会受到压制,刑务所也会被占领,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服从命令,从这天起开始承担第二、第三工厂内的监视任务。四十七岁的他虽然身材矮小,但他是柔道、剑道获得段位的人,精力也充沛。可是两百名犯人中只要有一个人不老实,也会给他在精神上带来疲惫和恐慌。

他站在工厂中央挺起胸膛坚守着岗位,有时有犯人将视线转过来时与犯人的目光交织,他会突然产生自己被监视着的错觉。

进入2月,网走地方的人们被冻得堕指裂肤,气温每天都是接近零下三十度。

大海成为浮冰的原野,一动也不动,一直延伸到水平线。连日来暴风雪肆虐,积雪成冰,细雪在这上面卷着旋涡漫天飞舞。

狱外劳务除了雪虐风饕的日子外依然在继续。主要工作是采伐、除雪、割冰,犯人们为了防止身体被冻僵,拼命地挥动着斧子和丁字镐,用铁锹铲雪。一割开地表的厚冰,水汽就会从裸露的土中冒出来。看守们不断地原地踏步、摩擦着面孔,眉毛和眼睫毛上都结着冰。

工厂内烧着火炉,因为众人的体温和哈气,寒气多少有些减弱,但关押在第四监舍单人牢房里的犯人,则被难以忍受的冷气包裹着。天花板和墙壁包括地板都有结冰,他们被冻得浑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