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看我如何对付这操蛋的生活(第3/18页)

有一年夏天我和朋友去越南看海,晚上我们躺在椅子上轻轻唱歌,脚下是青黑的海水在翻滚,抬头望见的是无边无际的暗和远,心里忽然觉得很害怕。

海岸线的这边是人间烟火,海岸线的那边是冰冷,是遥远,是令人恐惧的未知。

我们就像一只只小船,父母、朋友甚至孩子是纤绳,是我们在人世上的联系和牵绊。

假如没有这纤绳,我们大概就要成为不系之舟,漂向天边去了。

活着也并不比死去更有意义。

我承认这沉重,并且心甘情愿地承受这沉重,通过回馈父母来消化这沉重,最终超越这沉重。

不过我也跟朋友说:即便是将来我有了孩子也要重视自己,即便在艰苦的奋斗里,也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高兴,不要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设定成没完没了的吃苦过程。

我要从我身上,去纠正妈妈的人生。

这是母亲给我的最大影响之一。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去发生的事对你个人生活的影响取决于你自己赋予事情何种意义。我赋予我妈镜子的意义,作为这个世界上与我最亲密的人,我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她的为人处世和人生轨迹,这给我提供了观察的便利。我通过看她去反思和学习到底要怎么说话,怎么做事,做什么样子的妻子、母亲,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种清醒的旁观,便是我独立于父母的方式。

我们的童年时期,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庭教育课,为人父母的,都是在年纪轻轻时就按部就班地把孩子生下来,自己还尚未搞明白人生人性,就开始教育一个孩子,没有考驾照就上路,全靠自己一身本能和在磕磕碰碰中琢磨领悟。

大部分人都不会遇到会遗弃和虐待孩子的极端父母,但是父母都是普通人,类似轩轩的父母,是有很多缺陷而不完美的普通人,甚至有些父母连普通人都不如,是生活的失败者,自然不可能教出完美的小孩。他们会鼓励、爱、安慰、保护,有时候也会嘲讽、打骂、伤害、蛮不讲理。作为孩子,成长的这一路肯定不只是感受到了父母的脉脉温情和优良教导,每个人都是带着或多或少的遗憾、阴影和伤痛不断自愈成长。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个男性朋友在微博上说,中国父母惯性地认为男孩不用打扮,只给女孩穿得漂亮。他爸妈对他在衣服、发型、打扮上一直是怎么丑怎么性冷淡怎么来,肥大不合身的衣服一堆一堆,终于非常成功地培养了一个nerd(呆子,讨厌鬼),快要三十岁了都没有女孩子喜欢。

我心想,既然已经意识到自己又土又丑并且很不喜欢这样,那知乎上有那么多教男生穿得好看的帖子,为什么他不去学习呢?

我另外一个朋友,Z女生,家境很好,父亲是省城重点大学的教授,母亲是医生。我对Z最深刻的印象是上大学期间她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这是父母一直以来对她培养的习惯,说要关心国家大事,拓宽视野。

Z从来不去忤逆父母的话。Z说,我做选择的时候总喜欢咨询父母的意思,一方面是父母强势,但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是想要推卸责任,每次当父母参与做出的决定发生了不好的后果时,我就会想这怨父母,并不关我的事。渐渐地,我就成了一个没担当的人。

温柔至懦弱,随和至盲从,这与Z强势的父母不无关系。

但是当她发现自己父母过于强势,导致了自己的懦弱无担当时,她又做了什么?难道要等重新投胎直到找出一对父母可以生出完美的“我”吗?

我跟Z说,你必须自己做一次决定,然后去承担一次后果,慢慢熟悉这个过程,才能除掉恐惧,变得有担当。

出生,是剪断脐带从身体上跟父母脱离联系,成长和成熟,必然也会经历一个人格和精神与父母脱离的过程,一个日渐成熟的人必然会发现父母的谬误以及他们带给自己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