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4/4页)

人类在谈出秘密时很少、很少会把事实和盘托出,很少会丝毫没有掩饰、丝毫不被误解;可是像在这个例子里,虽然行为是被误解了,感情却没被误解,这也就无关紧要了。奈特利先生不可能要爱玛有一颗比这时更宽容的心,或者有一颗更倾向于接受他的心。

事实上,他丝毫没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他跟着她走进灌木林时,并没想到要试一试这种影响。他来是急于要看看她听了弗兰克·邱吉尔订婚的消息以后怎么样,并没有什么自私的想法,根本没有什么想法,只是想,如果她允许的话,就安慰安慰她,或者劝劝她。其余的事是当时发生的,是听到有关他感情的想法以后的直接后果。她说她对弗兰克·邱吉尔毫不关心,她的心跟她毫不相干,这可喜的保证使他产生了一个希望,那就是他有朝一日能得到她的爱情;可这并不是眼前的希望——他只是在冲动暂时压倒理智的时候,想知道她并不禁止他作爱她的尝试。这渐渐展现的最大希望可要迷人得多。他一直在请求让他培育的那种感情(如果允许他培育的话)已经属于他了。不到半个小时,他就从万分痛苦的心情中转到了简直是美满的幸福中去,这种心情只能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她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这半个小时使两人都有了同样的深信他们彼此相爱的宝贵信念,让两人都打消了同样的隔阂、嫉妒或猜疑。在他那方面,已经嫉妒了很长一个时期,那要追溯到弗兰克·邱吉尔来到的时候,甚至追溯到盼望他来到的时候。大约就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爱上了爱玛,而且嫉妒弗兰克·邱吉尔,也许是一种感情使他明白了那另一种感情。他正是因为嫉妒弗兰克·邱吉尔才离开乡下的。博克斯山之游让他决定了要离开。他要使自己不再目睹这种被允许、被鼓励的殷勤。他去,是想学得淡漠。可是他跑错了地方。他弟弟家融融乐乐的气氛太浓厚了;在那儿,女人是个太可爱的形象;伊莎贝拉太像爱玛了,所不同的只是那些显然不如爱玛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使更加光辉灿烂的爱玛泛现在他跟前,即使他待得更久,那也只会更加痛苦。然而,他还是顽强地一天又一天地继续待下去,直到这天早上的邮件送去了简·菲尔费克斯的消息。那时候,他当然会欣喜万分,不,他确实马上就欣喜万分,因为他一向认为弗兰克·邱吉尔根本不配得到爱玛。他那么关怀她,为她担心,这就再也待不下去了。他冒雨骑马赶回来;吃过午饭马上步行过来,看看这个最可爱的、最好的、尽管有她那些缺点但还是完美无缺的人听了这消息以后怎么样。

他发觉她又激动又沮丧。弗兰克·邱吉尔真是个无赖。他听到她说从来没爱过他。弗兰克·邱吉尔的性格还不是不顾一切的。他们回进屋去的时候,他握着她的手,得到了她的许诺,她已成了他自己的爱玛;如果这时他会想起弗兰克·邱吉尔,那他一定会认为他是个很好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