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第2/6页)

某甲闻言犹豫,却听某丙一旁怂恿道:“不错,不错,此计甚妙!”

某乙亦附和道:“大哥这长胡子,正好扮关公!我扮周仓,给大哥牵马提刀,过回神仙瘾。”

“如此一来,我岂不要扮关平,作二位小辈?”某丙不悦道,“成吧,成吧,只要赚钱,便吃这一亏。只望大哥多分些辛苦钱,不枉我改口叫爹爹。”

某甲听二人一说,便拿定主意,说道:“只要生意开张,自然少不了你们二人。然身旁左右,并无关公青龙偃月刀,怕是胡子再长也无人信。”

“大哥,你看我这朴刀如何?”某乙将一杆刀立在身前,说道。

“就你这东西,刀身薄,刀把短,拿去当铺都无人要,还想扮青龙偃月刀?”

道士上前,拿刀端详了一番,说道:“这刀确是差得远,不过贫道有块磨石,个头虽小,力量却大。几位若肯打磨这口朴刀,五日之后,必有意外之喜。”

“有这等事?”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道士笑道:“就看你们信不信。”

兄弟三人轮番上阵,接连打磨五天五夜,只见那朴刀有如活物一般,腾起热气,末端延出三寸长。刀身光亮,周边生出云状花纹。

三人见此,啧啧称奇,感谢道士鼎力相助。

刀既磨成,三人马不停蹄,即刻赶至鱼岭村,于田间地头搜寻,见荒畦之见间,果有三座方桌,红布上立有关公三人塑像。

三人心喜,借夜色,将几只土偶丢入枯井,便各自爬上木桌,学原先样子打坐。

某甲坐在当中,面上拧出副威严之相。某乙某丙分列两旁,一持长刀,一持短剑,端起手臂作推掌状。

七月仲夏,暖风扑面,三人坐了许久,某甲忍耐不住,口中抱怨道:“要是坐到天亮,骨头架子可吃不消。你俩也甭拗着,不如随我舒活筋骨,省得明日腰酸背疼。”

却听某丙嘘声道:“大哥切勿声张,若让别人听见,这出戏可怎么演?”

“这大半夜,鬼怪也无,哪他娘有人?”某甲不悦,转向某乙道,“二弟,你看如何?”

某乙默然不应,某甲还想催促,却听见耳旁鼾声骤起。

“这呆子,竟自个睡了!”某甲骂道,独自跳下方桌,在田间展臂,又走去山麓,摘几个酸涩野果。

“三弟啊,你还拗着?”某甲见某丙岿然不动,甚是吃惊,“挺不住便别硬撑,赚钱事小,身体事大!”

“大哥拍屁股走人,却总得有人撑台面。”

某甲反身上桌,照旧摆起姿势,弓膝落座。

“三弟,你怎就一根筋?”某甲无奈道,“撑这长时间,你倒也辛苦。”

某丙绷紧面皮,凛然道:“到那分钱之时,大哥记得今晚,多让小弟一分就好。”

于是三人熬到雄鸡司晨,天边泛起亮色。

日头出山,某甲见田边现一个老农身影,颤颤巍巍向神龛走来。

“老二,莫睡了。”某甲用手肘戳其腰肋,“把那刀口摆正,莫对个后脑勺。”

某乙一激灵,慌张擦去口水,束手挺胸,端坐起来。

不多时,老农荷锄,施然走近,从衣袋里摸出三根香,引火点燃,正要插进铜炉祭拜,不想听见耳边一声“老乡”,吓得大叫一声,丢下香火,一溜烟跑回村内。

桌上三人面面相觑。某甲捻须,怏怏道:“是我叫得不对?”

“大哥,哪有神仙叫人老乡!”某丙心切道。

“那该叫甚?”

“凡人?”

“也不对。”

“老爹?”

“你叫个试试?”

“既然都不知道,就别瞎叫。”某乙插嘴道,“直接叫‘你’不行吗?”

某甲某丙恍然大悟,直夸其脑子灵光。

这时,又见两个老人,身着绸衣,一路小跑到桌前,气喘吁吁。

“你——是——哪——个?”某甲乜眼,好似唱戏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