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第4/5页)

那布娃娃的憨态,和胖胖相像极了。

从清水湖回来以后,优优去了周月的机关。她从传达室那位见她面熟的老头口中,知道周月去了南方出差,也从他的口中,知道了周月将在哪一天乘坐哪一班火车,从上海回来。

在周月回京的这天,优优贴身穿了那件红色短衫,在秋日已无多少热度的阳光之下,把一件保暖的外衣敞开胸怀,正面露出“仙泉体校”四个醒目大字,站在了北京火车站的旅客出口前边。她从广播中得知,上海抵京的火车已经到站,广播响过十分钟后,大批操着吴哝软语的旅客涌了出来。她终于在出站的人流中看到了周月!周月身着便装,头发直直短短,两眼黑白分明,乌黑有型的眉毛就如同画上的一样。优优那一瞬间的感觉,与十四岁那年竟如一天,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细雨濛濛的黄昏,一个酷似韩国歌星的翩翩少年,向她款款走来。

周月好像也看见她了,立即露出一张甜美的笑脸。她也笑了,但在举步向前的同时,却看到一个女孩从身后跑过,冲到前边,一把抱住了笑着的周月。优优定神看清,那个女孩就是小梅。周月脸上的笑容,原来也属于小梅。属于小梅的还有周月有力的拥抱和俏皮的一吻,然后两人挎着对方的胳膊,随着拥挤的人流,从优优的身边,几乎近得擦肩而过……

这是我后来经过了解并稍加想像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在“平淡生活”的这个告别的黄昏,优优其实并未说到这些细节。但她说到了她穿上那件红色短衫的最初意图,是想给周月一个惊讶。我说:你现在也可以穿上去给他看呀。优优却摇头轻叹一声:算了,她说,他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志同道合的爱人,我不想再去见他。但我会一直记着他的,他是我的一个梦想,也许到老了我还会想他!

“现在,”我问,“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要去找我的大姐。”优优说,“我给贵阳郊区那个酒楼和那个镇的政府都打过电话。他们说酒楼已经关掉了,欠了职工的工资和供货商的钱都还不上,现在镇政府要把它拍卖掉,把拍卖的钱拿去还账。据说报名要买的人很少很少,还是苗副镇长帮忙找了他朋友,估计他肯出的钱也就将将够还账的,总之那酒楼很快就是别人的了。”

我猜想这里不知又有多少黑幕和阴谋,但优优似乎并不深究。她关心的大概只是她的大姐,因为人家在电话里告诉她,她大姐自从丈夫被抓后,当天夜里就疯掉了。现在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电话里的人问优优:“你是她亲戚吗,你是她亲妹妹吗?你们家里最好来个人,把她赶快接回去,要不然她可活不了几天了!”

优优说她今天晚上就要乘火车赶到贵阳去,她说分局的吴队长给了她一点钱,上次我给的钱她也没花完呢。她准备接上大姐就去南方,随便在哪里找份工作。再苦再累也要把大姐养活,因为大姐从小养活了她。她说她一旦有了剩余的钱,会马上把钱寄过来还给我们。

我感动得真想落泪,但我脸上却温和地笑了:“不用了,至少我的钱你不用还了。钱这东西多了也没用,多了就会让人变坏的。”

时间到了,优优走了。我要到车站送她,她坚决不让。她甚至不让我送出“平淡生活”的门口。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别送了海大哥,那样我会哭的。

我按照优优的要求,坐在原地没动。那就是我们第一次讨价还价的时候,坐的那张小桌。我看着优优向酒吧外面走去,看着她拎着提包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看着玻璃门上夕阳的一道光芒,轻轻地闪亮了一下便悄悄地灭了,才慢慢收回视线,心里祝她一路顺风。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优优的任何消息。在优优离开北京的五个月后,我的这部小说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大小书店里,销售发行。但优优却永远地消失了,也许她没有工夫和闲钱去逛书店,她本来就不相信小说里的浪漫爱情。